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民日報:國企瘦身健體開足馬力 公平效率可兼顧

2016年09月28日 08:39: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日前,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在京成立。據了解,該基金由國務院國資委委託中國誠通集團牽頭髮起,郵儲銀行、招商局集團、中石化等多家央企共同參與出資,總規模為人民幣3500億元。至此,國資委所確定的“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和“國企結構調整基金”這兩大國企改革基金已經全部設立。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改革舉措頻繁落地,意味著今後一個時期,國企自身提質增效、國企之間優化重組、國企與社會資本之間的取長補短,都將“開足馬力”駛入改革快車道。因此,人們也有理由增強對國企進一步實現瘦身健體的信心。

  集中資源轉型升級

  剛剛成立的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促進國企轉型升級的意圖十分明顯。據了解,該基金將推動國企實現傳統産業與戰略新興産業的對接;促進優勢産業集團與科研院所的重組整合,加大新技術、新産品、新市場聯合開發力度;搭建支援企業轉型升級的金融平臺和國際産能合作平臺;進行全球資源及優勢産能的投資並購,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舉例指出,當前中央企業所處行業既有部分行業産能嚴重過剩,又有一些行業供給嚴重不足;既有很多低端産品銷售不暢,又有不少中高端産品滿足不了需求。肖亞慶強調,基金的設立有利於集中優勢資源推動企業加快創新發展的步伐,有利於推動國有資本向戰略性、前瞻性産業集中,向産業鏈的中高端集中,不斷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最終,實現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國有資本使用效益。

  事實上,各大國企自身也一直在努力轉型。例如,中國化工集團公司不久前首次以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先進製造、基礎化工的業務板塊形式亮相國際級展會,同時發佈電商平臺為客戶提供交易、物流、資訊等全方位服務;再例如,中國中車集團日前與龐巴迪運輸集團簽署了一份戰略協議,為雙方在特定項目上實現優勢互補與産能合作、分享全球軌道運輸設備市場建立了框架。

  “國企産業升級需必要的資金支援,以便擴大研發、升級結構。可以説,國企結構調整基金的設立是一場‘及時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評價道。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