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 內蒙古篇】降成本:激發活力是“決勝拳”——“五大任務”之內蒙古年終盤點篇(四)

2016年12月26日 14:55:09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字號: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內蒙古經濟的年度詞語。

  2016年,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主體的企業,在內蒙古務實而有力降成本舉措的推動下,催生出一連串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交易、人工、財務、物流成本以及稅費負擔,逐漸消減;競爭力、盈利能力,隨之逐漸上升。減輕成本負擔的企業展示出了強勁的發展後勁。

  年初,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鏗鏘有力的話語猶在耳畔:深入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在簡政放權、減稅降費、金融扶持、流通體制和電價市場化改革等方面打政策“組合拳”。

  近一年後的今天,當初的部署已成效初顯:內蒙古自治區降本增效明顯,降費減稅額200多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成本降至84.31元,較年初減少0.62元。

  究竟是哪些“高招”,使內蒙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在經濟運作圖上,畫出了這樣一條完美曲線?

  5月,全面實施“營改增”,惠及27萬戶納稅人。

  7月,全面推開資源稅改革,從“從量計徵”到“從價計徵”,企業成為最大受益者。

  8月,國務院《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出爐,被業內專家稱為降成本的“國八條”,是貫徹執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降成本方面的具體落實政策。

  9月,《內蒙古自治區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做好降成本工作實施方案》出臺,從降低企業稅負成本、涉企收費、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用工成本、企業用能成本、用地成本、物流成本以及加快企業資金週轉、鼓勵企業內部挖潛10個方面,進一步優化實體經濟企業發展環境。

  通過加大蒙西電網電力多邊交易力度、推動蒙東電網大用戶直供電,降低用電成本;通過落實綠色通道通行費免收政策,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調整失業、工傷、生育保險費,降低人工成本……

  “組合拳”招招打實,好政策落地生根。內蒙古越來越多的企業受益於國家、自治區果斷出臺的這所有政策。

  伯恩露笑藍寶石有限公司去年落戶通遼市科爾沁區。作為用電大戶,一期項目達産後,公司每年就要用電1.4億度,控制用電成本曾一度迫在眉睫。

  今年,伯恩露笑公司享受到了電力優惠政策,每年降低用電成本近2000萬元。擺脫了用電負擔的企業,準備進一步擴大産能,把原定的700台晶體生長爐的産能計劃追加到1200台。

  “通過降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讓企業有更多的剩餘資金用於投資、創新和轉型,能夠更深層次激發企業的發展活力。”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田曉明説。

  從更深層次激發企業活力,“喚醒”企業發揮自身能動性加快轉型升級,是降成本“組合拳”的終極制勝“絕招”。

  今年前10個月,包鋼集團比去年同期減虧38.9億元。這一來之不易的成績,與包鋼一直以來強力推行的降成本措施密不可分。

  今年包鋼集團提出,牢牢控制鐵前成本這條紅線,推動降成本工作繼續有所突破。其中,煉鐵廠把降成本重點落在了降低燃料比和焦比工作上,為降成本工作擴展了更大空間;焦化廠則選擇與市場深度接軌,在成本競爭中佔得先機。結果證明,今年以來,包鋼鐵前成本呈現大幅下降趨勢,切切實實增加了企業的創效空間。同時,包鋼致力於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每年近20%的利潤都來自於新産品開發。

  拓市場、降成本、抓管理、提技術,包鋼在市場低迷中突圍。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最終,萬千企業的活力匯聚成發展合力,加快了內蒙古各地的經濟轉型步伐。

  在興安盟,政府拿出3000萬專項獎勵資金,從技改貼息、電價補貼、企業運作和技術創新4個方面設立了14個具體獎項,對企業擴大生産、提質增效予以獎勵。這些措施,已累計為企業降低各項成本1.88億元左右。

  在包頭市,同包鋼一樣,大型企業紛紛通過提高勞動生産率、降低人工成本、建立有效傳導市場壓力的體制機制、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改革攻堅,實現了系統性降成本。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較上年同期下降0.2元。

  成績的取得並非一朝一夕,是各級政府和企業攜手共進的結果。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對五大任務的落實給予肯定:2016年,轉方式調結構取得新進展,“三去一降一補”工作紮實推進。

  新變化初露端倪,但改革猶在路上。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明確了下一步方向: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多措並舉降低企業成本。

  來自自治區發改委的消息稱,下一步內蒙古自治區將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清理和規範國土、建設、地震、司法、技術監督等行業部門仲介服務收費,繼續擴大電力多邊交易和大用戶直供規模,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用能用地成本、融資成本、物流成本、人工成本,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2016年,內蒙古積聚“組合拳”能量,為無數企業打掉發展羈絆。

  2017年,系列舉措將從更深層次激發企業活力,贏得降成本的決勝之戰。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許曉嵐 阿妮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