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全國文明家庭事跡展播】阿尼帕媽媽:溫暖真情 傳遞民族大愛

2016年12月20日 09:50:00來源:天山網

  有這樣一個家庭:祖孫三代,6個民族,200多口人,團結和睦。有這樣一位母親:她撫養了6個弟妹,生育了9個兒女,收養了10個孤兒,她把這些孩子拉扯成人,成家立業。她的關愛沒有民族之分,沒有偏見之心。 

  這個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就是來自新疆阿勒泰地區青河縣的阿尼帕?阿力馬洪。 

  12月12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舉辦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新疆10個文明家庭受到隆重表彰,而阿尼帕阿力馬洪家庭也獲得了全國文明家庭的榮譽稱號。 

  “或許我沒有媽媽阿尼帕做得那麼好,但是我會儘自己的努力去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熱阿合阿比包代表她77歲的母親阿尼帕去北京參加完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後激動地説。 

  “我小時候,家裏做飯的鍋是1米2的大鐵鍋,家裏的全部收入都換成了食物,爸爸媽媽供19個孩子上學,不容易。”回憶起當時的生活,熱阿合説,她的心裏充滿了辛酸和感動。 

   

  阿尼帕一家(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時間倒回到1963年,那時阿尼帕已是6個孩子的母親了。阿尼帕的丈夫阿比包在當地公安局工作,一家10口人,全靠阿比包每月45元的工資支撐。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冬天,和阿尼帕一墻之隔的哈薩克族鄰居亞合甫夫婦不幸相繼去世,撇下了3個不滿十歲的孩子,阿尼帕和丈夫將這三個孩子接回了自己的家,之後的十年間,他們又先後收養了回族孤兒王淑珍,王作林兄妹4人,漢族孤兒金海、金花和金雪蓮,家裏的孩子也陸續增加到了19個。 

  收養這些不同民族的孩子,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艱辛。為了不讓孩子們餓肚子,阿比包每天下了班就去幫人家打土塊,阿尼帕每天都到菜市場揀別人不要的蔬菜。家裏雖然養了兩頭奶牛,但誰也不捨得喝奶,全部到市場換成零錢支付孩子們的學費和購買生活必需品。 

  阿尼帕夫婦的目標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能吃飽,還要讓孩子們有學上。家裏用不起電燈,阿尼帕就用破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就在這一盞盞跳動的燈光下讀書學習,沒有一個因為家裏貧窮而輟學。 

   

  阿尼帕一家(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這些年來,阿尼帕夫婦始終沒有動搖,也沒有放棄過。她不僅養育了19個孩子,還幫助了身邊許多急需幫助的人。 

  “我們做不了偉人,也做不了名人,但是我們可以做善良的人。”這是阿尼帕媽媽經常教育孩子們的一句話。 

  當有人問阿尼帕,孩子們都是哪個民族的時候,老人説:“在我家裏,沒有民族之分,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們都是我的孩子,我們是一家人!” 

  在阿尼帕阿力馬洪的言傳身教下,這個由四個民族組成的家庭也在用不同的方式將愛傳遞。 

   

  

  阿尼帕一家(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就是將善良變成一種習慣。”女兒卡麗曼説,只要有能力,母親總會去幫助別人。2008年,卡麗曼將一位在就讀高中過程中面臨困境的女孩接到家中一起生活。兩年後,小女孩順利考入烏魯木齊的一所醫科大學,現在已經成為一名醫生。 

  女兒熱阿合也説:“媽媽把我們這些孩子拉扯大,教育我們,她常説你們要互相幫助,要多做好事,回報社會。” 

  “我們家很榮幸能獲得全國文明家庭的榮譽稱號,我一直認為,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我很驕傲能做阿尼帕的女兒,以後我們家也會更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我也要繼續向媽媽學習,傳遞她的愛國精神、團結精神,做好一個母親,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