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就業援助為東北解壓(政策解讀)

2016年12月05日 10:54: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製圖:沈亦伶

  國家高度重視東北等困難地區就業工作。前不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開展東北等困難地區就業援助工作的通知》,決定自2016年第四季度至2017年底,在東北等困難地區展開就業援助。

  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去産能任務相對集中的東北地區,就業壓力有多大?會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日前記者採訪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

  去産能任務重的是援助重點

  “東北地區就業形勢與全國面上一樣,複雜嚴峻。一方面,東北地區總體就業形勢是平穩的,但另一方面,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也面臨一些挑戰。主要表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任務依然繁重,去産能職工安置工作面臨不少困難,部分資源型城市就業困難更大。”這位負責人介紹。

  去産能任務重、停産職工多、失業風險上升的就業困難城市和企業,是本輪就業援助的重點。去産能中的失業人員、停産停工企業職工、高校畢業生,是本輪就業援助的目標群體。“我們將通過拓寬門路、援助脫困、資訊對接、聯合招聘、培訓見習等幫扶措施,緩解東北等困難地區就業壓力。”上述負責人表示。據了解,就業援助工作具體包括11項活動:勞務對接協作行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高層次人才促就業專項行動、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養行動、工會解困脫困活動、青年見習助就業行動、高校就業困難學生精準幫扶行動、婦女巧手幫扶行動、電商專項幫扶活動、移動出行專項幫扶活動、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聯合招聘行動。

  勞務對接協作行動備受關注。這主要是針對一些資源枯竭城市、獨立工礦區等困難地區産業單一、再就業渠道狹窄的問題,專門組織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廣東等省市結合各地實際,選擇一到兩個用工需求較大的城市,與東北等困難地區開展勞務對接,建立跨省份人力資源服務聯盟,搭建資訊對接平臺,幫助這些地區去産能中失業人員和長期停産停工企業職工跨地區勞務輸出。東北等困難地區將摸清本地區有轉移就業意願人員的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有條件的給予跨地區就業創業的人員一次性交通補貼。用工地區將針對性地篩選出部分崗位資訊,開展遠端和現場招聘,做好活動承接,並積極推進將在本地穩定就業的困難地區人員及其隨遷家屬納入本地城鎮基本公共服務。

  分享經濟企業有望在化解就業壓力中大顯身手。“促進東北地區就業,既需要加快東北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帶動就業,也需要結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拓寬多元化就業渠道。”人社部就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説,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此次就業援助特別提出要搭建政企合作平臺,發揮好分享經濟企業在拓寬就業門路方面的資源優勢。其中,專門啟動了移動出行專項幫扶活動,由滴滴等分享經濟企業提供現金激勵等系列幫扶措施,幫助去産能中失業人員和長期停産停工企業職工通過從事移動出行行業實現就業、增加收入。“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次積極的探索和嘗試,我們將在活動過程中認真總結經驗,引導傳統行業勞動者轉型新業態實現就業。”目前,移動出行專項幫扶活動已在河北唐山市、山西焦煤集團、遼寧鞍山市、吉林白山市、黑龍江龍煤集團等地啟動試點。

  力度加大,效果漸顯

  “我們對東北地區保持就業形勢穩定有信心。”人社部就業促進司有關負責人強調。

  信心來自於三方面。

  其一,當前全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長,失業率保持在較低水準,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就業的總體穩定將為化解東北地區的就業壓力提供迴旋餘地。

  其二,穩定東北地區就業形勢,關鍵還是要依靠當地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東北地區經濟發展有壓力,也有優勢,如自然資源稟賦好,農業現代化程度高,裝備製造等重工業水準比較先進,重點高校雲集、國企發展中也積累了一大批優勢人力資源,這些都能為東北地區經濟振興提供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關於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印發,提出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轉型,培育發展新動能,這些為東北地區闖出發展新路提供了難得機遇。東北地區各級黨委、政府積極響應中央號召,長期將穩就業、保民生擺在突出位置,也將為穩定東北地區就業局勢提供堅實基礎。

  其三,對東北地區的就業援助力度正不斷加大,各項政策舉措將逐步落地見效。“我們相信隨著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穩定的效果將更加明顯,東北地區就業形勢將會穩中向好。”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