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信恒均:為了偷懶而勤奮 這種“懶”該給滿分(組圖)

2016年12月02日 13:21:52  來源:中工網
字號:    

  為了偷懶而勤奮 這種“懶”該給滿分

  ——記大國工匠信恒均

  “我喜歡與機具打交道,他就像戰士手中的鋼槍一樣,如果保養不到位,作戰就會受到影響,就會打敗仗,那就是我的失職,也是我的恥辱。”這是信恒均曾説過的一句話。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沒有出國深造“鍍金”,單憑愛琢磨,喜歡鑽研,不解決問題絕不放棄的精神,就連上網查資料都要同事幫忙的信恒均卻成為職工心目中的土專家。鐵路系統同行更是多次慕名而來,進行參觀學習。

  “鐵三代”的踟躕與堅守

  信恒均出身於鐵路世家,從祖父到父親,再到他們兄弟三人,都奮鬥在鐵路一線,為鐵路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1990年,信恒均高中畢業後以一名養路工的身份進入鐵路工作。這時的信恒均還只是一個毛頭小子,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有今天的成就,更不要説還能頂著“專家”的名頭。

  1995年6月,信恒均正式成為一名機修工,開始接觸機械設備。信恒均曾説,這個工作好多年輕人不願意搞,太臟太累,找了幾個年輕人,搞了兩個多月就走了。而年輕的信恒均也曾如他口中的“年輕人”一樣,想過放棄。但是,用他自己的話説,好像跟機械有緣似的,就是喜歡,放不下。於是,他在自己口中這個又臟又累的崗位上堅守了26年。不但做得有聲有色,更是把這份工作當成一個追求。

  二十幾年,信恒均一直與機具打交道,一雙手佈滿老繭,細小的傷口一層疊一層,寫滿了滄桑。對此,他卻笑談,説自己皮膚很好,有個傷口洗一下、擦一下很快就不出血了。在他看來,這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

  在機具檢修時,為了方便工作,信恒均基本不帶手套。油污是葬送手套生命的最大殺手,機具內部和縫隙處的螺絲裝卸也讓手套沒有用武之地,信恒均手上的老繭成為保護他的最後一道防線。憑藉追求極致的精神,和獨具匠心的創造力,信恒均在崗位上練就了一套聽、聞、校的檢修本領,任何故障機具他只需聽聽、敲敲就知道故障在哪。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