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2016年12月02日 10:23:4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江山留勝跡 我輩復登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綜合光明日報各地12月1日電(記者 楊玨、鄭晉鳴、張景華、陳建強、夏靜、王瑟、嚴聖禾、顏維琦、董城)這是一道向廣大文藝工作者發出的“築就文藝高峰”的動員令。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廣大文藝工作者中引起巨大反響和強烈共鳴。

  “聽了講話,我非常振奮,也有點坐不住。”上海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上海市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滕俊傑説,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的戰略高度對文藝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整個報告非常精闢,富有文采,充滿學理和哲理,體現了文藝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達了目標清晰的方向、深邃透徹的理念、高屋建瓴的格局,有刀刻般的分量和內在力度,絲絲入扣,聲聲入耳。講話對我們未來文藝創作的繁榮、文藝人才隊伍的建設,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時代呼喚精品力作,黨中央發出號召,我們更要竭盡全力創作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

  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沈強表示,講話強調了黨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指出了做好文藝工作的重要意義,對廣大文藝家、藝術家、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四點希望”,對新形勢下做好文聯和作協工作提出了五點要求,強調加強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是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根本保障。講話是指引我們今後一個時期文聯工作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不斷前進的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入理解、堅決貫徹落實。

  山西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杜學文説,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心潮澎湃,感到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責任重大。講話在代表中引起了熱烈反響,大家感到講話明確了許多重要理論,激發了表現時代精神、抒發人民情懷、激勵民族進步的自覺性。山西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幾代作家藝術家在繼承優良傳統的基礎上,為文學藝術的發展進步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天,山西一批更年輕、更具活力與個性的新人涌現出來,預示著我們的事業後繼有人,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之中,創作出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鬥、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秀作品。

  “將文運、文脈與國運、國脈相連,這是將文藝工作放在了歷史發展的層次、國家命運的高度。”天津市作協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李彬表示,總書記的講話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是新時期黨領導文藝工作的重要綱領性文獻。總書記從歷史高度和文學規律對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四點希望”,我認為這“四點希望”就是文藝工作過程中必須堅持的“四個遵循”。文化自信加強了我們文學工作者的自信,服務人民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文化創新為我們提出了創作標準,藝術理想為我們明確了文學追求。

  “講話思想恢宏大氣,文采親切生動,不同凡響。”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作家、評論家韓子勇説,聽了總書記的講話很振奮、很過癮。突出的印象有四個方面:自信的、崇高的、人民的、豐富的。文藝要建立在文化自信上,作家藝術家要始終解決好和人民的關係,只有紮根生活、紮根人民,克服了認識上和技術上的困難,才能真正實現文藝創作的豐富多彩、百花爭艷。

  新疆阿克蘇地區文聯黨組副書記、主席劉核雲説,總書記的講話令我們備受鼓舞、充滿信心,必將成為我們今後文藝工作的方向和遵循。新疆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藝術劇院歌劇團演員古再力努爾庫爾班表示,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深入生活,走進群眾,為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不懈努力。

  “文學藝術要有神,要有心,否則作品就是空乏的皮囊。”江蘇省著名作家丁捷説,長期以來,文學藝術家在創作探索道路上,為這個問題所困。我們經常不知道“神”在何處,“心”為何屬。總書記的講話,及時診斷,準確把脈,指出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可見,“神”在中華,“心”屬人民。總書記指導我們作家藝術家,堅定不移地傳承中華血脈,接時代中國之精氣神,唱響時代,邁向中國夢的美好未來。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梁宇、顧煥金一致表示,總書記的講話是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同時也是巨大鞭策。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城市深圳的文藝工作者,更應該在文藝的創造和創新上衝在前面、帶個好頭。要發揮敢想、敢試、敢闖的開拓精神,在文藝工作上勇於創新和創造,用文化的力量、文藝的語言激勵人們不忘初心,不斷前行。

  一級作家、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曉蘇談了對總書記提到“文藝的三氣”的理解:“按我的理解,地氣指的是生活厚度,底氣指的是思想深度,生氣指的是藝術高度。總書記的這段論述,不僅形象地闡明瞭文學與生活的關係,而且深刻地揭示了文學從生活到思想再到藝術的轉化規律。作為一個作家,應該努力擁有三氣,不斷增強生活的厚度、開掘思想的深度、提升藝術的高度,從而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國家、無愧於民族的優秀作品。”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