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社區醫院同步大醫院 開藥暫未實現

2016年12月02日 10:02:2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昨天起,本市宣佈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藥品的報銷範圍。這意味著該政策落實之後,社區用藥與大醫院再無差異,社區可報銷的藥品將從1435種增加到2510種,同時用藥量也可以開到兩個月,方便社區患者就醫。然而,北京青年報記者在政策發佈首日走訪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現,目前社區醫院買不到絕大多數目錄擴大後的新藥,所探訪的社區醫院長處方也無法開具。

  現場

  新政首日大部分新藥尚開不出

  昨天,北青報記者以市民身份走訪了多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了解醫保統一的落實情況。對於“是否從12月1日起統一社區和大醫院醫保藥品報銷範圍”一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普遍表示“沒有接到通知”,而大目錄中新增的藥品也尚未出現在社區的藥房中。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像消炎藥頭孢克洛緩釋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抗過敏的息斯敏,用於肺腎兩虛、精氣不足的金水寶膠囊,用於氣短心悸的黃芪顆粒等不少藥品,應當屬於此次新增到社區的報銷藥品範疇,但多個社區服務中心藥房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這些藥品現在都還買不到。

  “雖然消息説從今天開始實行,但操作起來還要一步一步來,藥的品種還沒有落實。”大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接待人員表示。德勝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也坦言,實際上針對社區醫院的具體細則並沒有出臺,醫院內部系統目前也尚未統一更換。

  “我們接到的通知是説明年1月1日開始,但也沒收到準信兒。具體是不是這樣,我們也不清楚。”藥房工作人員解釋説,“目前只開放了醫保,目錄還沒放開,得1月1日目錄放開之後才能進貨,現在還不允許,等那時候部分藥品才有可能會有。”也就是説,具體哪些藥能買到、哪些藥不能買到,患者可能還要等一個月之後才能得到具體消息。

  慢病兩個月長處方仍無法開具

  昨天社區醫院除了買不到擴大後的大醫院藥品,政策變化中提到的開兩個月用藥量也沒有得到完全落實。

  昨日上午10點,亞運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廳裏交費以及取藥的人都排著長隊,診室裏的人也是絡繹不絕,以老年人居多。北青報記者並未發現任何“患者已經可以在社區開出大醫院用藥以及四類慢性病可以開出兩個月用藥量”的提示。

  北青報記者來到內科門診,一位阿姨正要求大夫開優甲樂、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等慢性病常用的藥,“我聽閨女説,今兒起可以開兩個月的藥量了?”阿姨報完一堆藥名之後又興衝衝地問大夫,大夫回答説:“開不了,醫院的系統還沒改,開兩個月還得一個月自費。”

  探因

  社區醫院擴大醫保目錄面臨三大難題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致電海澱區花園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中心藥房表示,對於擴大社區醫保目錄,該中心藥房表示目前還沒接到具體通知,“就算是以後能採購這些報銷藥物,我們也不一定保證有這個藥,不是所有藥都會有的。”

  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透露,事實上直到29日晚他們才接到來自人保局的通知,得知12月1日將擴大社區醫保目錄。第二天緊急召開了院長辦公會議商討解決辦法。但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迎接“醫保目錄擴大”還有三個難題,一方面由於藥品的特殊性,藥品的採購程式週期較長,需要經過公示等流程,因此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將藥品購進。另一方面,現在醫院使用的新的報銷系統有一定問題,有些可報銷藥品掃描後顯示的是“無支付”,等到系統完善後再進行銷售。而對於系統完善的時間,該負責人説,今晚將陸續開始,“這個問題不是目前最難解決的”。第三,除了制度與技術上的難題,藥房面積及庫存也是當下棘手的問題之一。“目前來看,迅速實現困難比較大。”該負責人坦言。

  回應

  系統已開始升級

  今日部分社區醫院

  有望開出“長處方”

  北青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社區還開不到大醫院的藥原因有二:一是醫院的系統尚未修改,二是藥品的採購尚需一定時日。

  據介紹,原來社區醫院的資訊管理系統,因為有著大小醫保目錄之分,開藥只能在許可權放開的藥品中選擇;而對於限制級藥品,則沒有開藥許可權,強行開出也只能走自費。而從昨日起,大目錄可以“下放”至社區後,北京市醫保審核結算系統就要放開社區醫院的許可權,審核端、醫院端的“卡子”要取消。北青報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審核端的這部分工作已經完成,而醫院端要與審核端進行匹配,修正藥品目錄。“如果不進行維護,只要是限制級別用藥,上傳後都會顯示自費。”業內人士表示。

  據多家社區醫院透露,昨晚,負責開發醫保結算系統的首信公司也上傳了升級包,將審核端和醫院端進行“對接”,以確保限制級別用藥取消限制、變成可報銷品類。而北青報記者也在首信社保服務網上看到了昨日被“新鮮”挂上網的醫院端軟體升級包。

  而對於社區醫院來講,還存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於放開的藥品之前並無儲備,即使系統允許打開了,也面臨無藥可開的局面。據北青報記者了解,之前大醫院和社區醫院各有各的招標採購平臺。大醫院藥品價格有一定的比率加成,在同一個通用名下最多可有8個品類中標,而社區藥品價格實行零差率,一個通用名下最多只能是3個,中標的藥品有所差別。同時,對於限制級藥品,社區也無權採購。“這意味著,社區不可能備有之前的限制級用藥,而要進行補充,還要視區域患者的用藥習慣再行採購。一方面採購平臺要增加品類,一方面也需要時間。”業內人士指出。據透露,市衛生部門正在考慮將兩個藥品招標平臺統一。

  這就意味著,今日要想在社區開出限制級藥品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系統升級完成,開出兩個月長處方應該可以實現。

  此外,多家社區醫院也表示,即使大目錄下放至社區,也不可能將全部藥品配備齊整,“畢竟藥房空間有限,大如協和醫院,600平方米的藥房也只有1400多種藥而已。”某社區醫院負責人指出。

  本版文/本報記者 解麗 彭小菲 張小妹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