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港獨”分子求美國對香港民主發聲 專家:幼稚的賣國行為

2016年11月17日 10:55:3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香港、臺北特約記者 淩德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 吳志偉】據香港《信報》16日報道,在香港高院裁決後,梁、遊二人決定上訴,對於逾500萬港元的律師費,他們可能會發起眾籌。二人還表示,未來將著力引起國際討論。遊蕙禎致信英國政府無疑是其想引發“國際討論”的舉措之一。

  另據香港媒體16日報道,主張“港人自決”、兩年三赴美國的黃之鋒在紐約接受港媒採訪稱,將促美國國會重新提出《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報道稱,該法案在香港2014年“雨傘運動”後,由美國兩黨聯手草擬,規定美國與中國實施任何新協議前,需要檢視香港自治程度。黃之鋒稱,香港民主自由受侵害,美國有必要更多發聲。

  據香港《南華早報》16日報道,隸屬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將於週四發佈年度報告,其中有就香港銅鑼灣事件要求美國議員對華強硬,為香港自治、法治、人權發聲的內容。委員會還呼籲支援在香港有業務的美國非政府組織,以便它們幫助當地民間團體、政治組織,為香港的民主選舉改革以及普選努力。

  張定淮對《環球時報》表示,梁、遊尋求英國支援,他們希望引入外部勢力的干預,這種做法是十分幼稚的賣國行為,這次他們輸了理,但是又不甘心,所以演出這樣一場鬧劇,試圖再掀起波瀾。但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英國對於香港的事情肯定也管不了,他們這種“求依靠”的方法最終也是不會有結果的。而一旦英美等外部勢力對其哪怕是姿態性的支援,也是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會遭到中國的嚴正抗議。

  《信報》16日援引港區人大代表鄭耀棠的話表示,高等法院的裁決反映,“港獨”思想及行為違反基本準則及違反法律。鄭耀棠稱,在“港獨”思潮推動下,《基本法》23條遲早要立法,但要顧及市民的反應。

  臺灣《聯合報》16日稱,在大陸與香港雙方的夾殺下,北京和港府的“消獨”工程初戰告捷。但這場風波並未停止。梁、遊已決定上訴到終審庭,終審庭會作何種裁決,現階段不易猜測。在法律程式外的第二懸念,是港府立法會在高院裁決後會急著補選,以儘快結束這場風波。如果補選在明年三、四月間舉行,意味三月的特首選舉與立法會兩議席的補選交織在一起,兩場混戰混雜而來,將使政治局面更加複雜。

  據“雅虎香港”報道,梁、遊二人預計最快於17日提交上訴文件,同時向法庭申請暫緩執行裁決。香港建制及非建制陣營正在研究參與補選。

  BBC中文網稱,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16日被記者問及會否對更多“宣誓異常”議員採取行動時表示,需要一些時間再詳細研究法院15日的判詞,現階段未有這個決定。不過,本週五將有另一宗涉候任議員宣誓復核案提訊,也是由區慶祥法官審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