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賡續中山精神 習近平九提“偉大復興”

2016年11月12日 10:07:17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賡續中山精神 習近平九提“偉大復興”——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側記 

  “和平!奮鬥!救中國!”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孫中山先生斷斷續續的輕呼,聲聲動人心扉,催人奮進。

  “為孫中山先生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鬥。”在一個特殊的歷史節點,習近平總書記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的光輝一生,深刻闡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11月11日上午的北京人民大會堂,座無虛席,肅穆莊嚴,一幅孫中山先生巨幅畫像在主席臺中央高挂著。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今天在這裡隆重舉行。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與中華兒女一起緬懷先賢的光輝業績,共話振興中華的歷史責任。

  廣州黃花崗的腥風血雨,武昌起義的刀光劍影……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歷史的鏡頭總能激起思緒的無盡漣漪。數千年的封建王朝,在孫中山先生的奔走下分崩離析。他喊出“振興中華”第一聲,紛繁複雜的中國在暗夜中看到了微明的曙光。

  習近平總書記評價稱,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周恩來侄女周秉德剛剛參加完第七屆“中山黃埔兩岸情”論壇,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兩岸交流。“論壇舉辦七年從未間斷,大家都由衷地敬佩這位革命先行者。”她表示,他是一位“大寫的人”,一位時代的偉人。中山先生提出“振興中華”,兩岸人民都十分敬佩他。

  促進和平發展,共圓中華夢想。談到兩岸關係,習近平引述孫中山先生的話,“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他連續用6個“任何”,再次鄭重重申了維護祖國統一的嚴正立場: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總書記的講話令人鼓舞,催人奮進。特別是重申維護祖國統一,堅定立場,堅強決心。”來自農業部直屬機關黨委的胡永萬表示,在總書記的號召下,我們要立足本職,努力工作開拓創新,為維護祖國的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鬥。

  在走向未來的節點中,如何更好紀念孫中山先生,習近平的回答宕開一筆,推本溯源:“我們對孫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奮鬥。”

  臺灣中華黃埔親友聯誼會會長徐正文説,對於兩岸和平統一,我們只有攜手努力才能走向未來。紀念大會具有跨時代的非凡意義。中山精神是留給兩岸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正是傳承著這個精神在奮勇前行。

  “惟願諸君將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於自身之肩上。”時至今日,孫中山先生振興中華的理想已融匯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這次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9次提及“偉大復興”。

  來自孫中山先生故鄉的廣東中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雷彪,參加紀念大會時特意穿了一身藏青色的中山裝。他指出,孫中山先生的精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我們要把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與本職工作結合起來,把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做得更紮實深入。

  為實現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馳騁于地球之上”的宏偉目標,孫中山先生100多年前就畢生追求,百折不撓,以堅忍和執著至今激蕩著赤子丹心。

  如今站在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習近平指出,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鏗鏘有力的話語,標注了中國騰飛的嶄新坐標。

  經過近百年的歷史沉澱,當浮雲遠逝,鉛華消盡,大地歸於寧靜,中山精神卻日益彰顯新的活力,被賦予不同時代的歷史意義。

  習近平總結了學習孫中山先生的四個方面: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範;天下為公、心繫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秀品質;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

  偉大功勳,彪炳韆鞦。從夢想到夢圓的偉大征程上,孫中山先生開啟民族復興新篇章,穿越時空,築造未來。

  時序更替,夢想前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握歷史接力棒,讓廣袤大地上的心連在一起,向著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未來,晝夜星馳,揚帆但信風。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