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孫中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踐行者

2016年11月11日 15:03:46  來源:宣講家網
字號:    

  2016-11-10 21:50宣講家網許澤瑋我要評論0

  核心提示:孫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真正做到鞠躬盡瘁,如今,我們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紀念這些為夢想奮鬥的中國人,這讓我們國家有了基礎,充滿希望。我們研究、繼承、弘揚孫中山的思想和精神,促進兩岸對話與交流,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與振興。我們將孫中山的思想和精神發揚光大,實現孫中山“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也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實現中國夢是一個長期的奮鬥過程,需要中華民族不懈地奮鬥,共同努力。孫中山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宣揚三民主義,喚醒了近代中國人,指引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他創立中華民國,引領民眾對世界的探索和認識,使公平、正義、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等理念,成為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的權利。如今,三峽大壩、青藏鐵路……一件件舉世聞名的現代化建設從預言到現實,見證著新常態下“中國夢”實現的奇跡。

  踐行“中國夢”道路上最不應被忘記的人

  11月12日,當我們共同懷揣並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我們更不應當忘記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唸唸不忘拯救中國、拯救民眾。當時的中國處於軍閥割據混戰四分五裂狀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成為激勵所有中華兒女為之奮鬥的錚錚誓言。從《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到《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孫中山先生把希望寄託于“喚起民眾”,強烈的愛國之心怎能讓人忘記。

  他提倡改革與開放。孫中山先生在《家事遺囑》中寫道:中國從前之不變,因人皆不知改革之幸福,以為我中國的文明極盛,如斯而足,他何所求。黨的十八大之後,我們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城市工作“五個統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成為當下中國發展的大政方針,也是踐行中國夢的重要抓手。兩代領導人,共同描繪著同一個“中國夢”。

  他提倡三民主義。在奮鬥過程中,通過三民主義的推行與實踐,實現國家富強乃至實現世界大同的目標。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成為實現民族解放與國家獨立的精神力量。如今,國家已經確定“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同孫中山時代相比,在環境、條件、任務、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異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開創性、艱巨性、複雜性的事業。我們紀念孫中山誕辰150週年,也是一種宣誓,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奪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成效。

  他主張恢復民族精神,他看到中國的落後面貌,為中國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而痛心疾首,沒有民族的精神,“是一片散沙”,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義,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中國便有亡國滅種之憂。他大力推行民族主義,用民族精神來拯救中國。當前,我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更好的宣揚民族精神。基層黨組織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方面,更要發揮民族精神的引領作用,築牢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打牢黨執政的思想根基。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