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港澳各界表示:支援人大釋法 維護香港法治

2016年11月10日 07:11:0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香港18區區議員近日發起聯署,支援人大釋法,聲明于24小時內獲得328名區議員響應。 蔡文豪攝(來源:大公報)

  全國人大常委會11月7日就香港基本法第104條作出解釋,連日來,香港、澳門各界人士通過召開記者會、聯署等方式,對全國人大主動釋法表示堅決支援。他們認為,人大釋法一錘定音,有助遏制“港獨”勢力,確保“一國兩制”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維護香港繁榮穩定。

  法律界:

  釋法符合香港利益

  香港中小型律師行協會創會會長陳曼琪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是香港憲制秩序及法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香港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反對或否定人大釋法才是破壞香港法治。她説,這次釋法避免香港長期陷入憲制、政治及社會的內耗及不穩定,符合國家利益,符合香港利益,符合法治精神。

  亞太法律協會會長鄺家賢則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後5次釋法,從來沒有傷害香港的法治,還維護香港的法治。不容“港獨”披上法治的外衣,誤導市民,閹割香港的法律制度。

  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弘毅表示,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是基於非常特殊及罕見情況下進行,個別候任議員的言行已超越“一國兩制”的底線。此次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較全面地解釋了基本法有關宣誓條文,澄清“灰色地帶”,加強了基本法與香港法律的銜接。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梁美芬説,這次由個別候任議員引起的宣誓風波複雜,並涉及“港獨”問題,及早釋法厘清基本法第104條的界限,有助立法會以及特區政府處理相關問題。

  執業律師何君堯也歡迎釋法,認為此次釋法明確解釋相關公職人員宣誓的規格形式和態度,並指出宣誓不合格的後果,對日後法庭出現類似的爭議及案件會有明確的導向。

  議員聯署:

  釋法精準打擊“港獨”

  全香港18區的區議員7日發起聯署,支援人大釋法,聲明于24小時內獲得328名區議員響應,足證民意所向。

  工聯會東區區議員王國興表示,支援人大釋法是全港區議員的共同意見。“港獨”人士的暴力衝擊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人大釋法是對“港獨”橫行的最大打擊。他説,不少街坊對他説支援釋法,並數次參加立法會外的請願。區議會界別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説,自從宣誓辱華事件爆發以來,立法會長期無法正常運作,積壓大量議程。他希望釋法過後,各方可以放下爭拗,務實處理各項關於發展及民生的議題。

  香港立法會39名建制派議員也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人大釋法是必要和及時的,希望議會得以儘快恢復正常運作。香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説,有人近年在香港公開宣揚及推動“港獨”等主張,挑戰“一國兩制”,故意曲解基本法,已引起社會高度的關注及憂慮。全國人大常委會此時的釋法有助特區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正確理解和執行基本法有關的條文,阻止宣揚“港獨”或者所謂的“香港民族自決”等分離主義的人士成為立法會議員。

  民建聯主席、立法會議員李慧瓊表示,全國人大此次釋法,是要清楚説給全國人民以及香港社會聽,“港獨”不容于憲法,也不容于基本法,推動“港獨”的人破壞“一國兩制”,最後買單的是香港社會和香港市民。

  澳門各界:

  釋法維護“一國兩制”

  對於此次人大主動釋法,澳門各界也發聲支援,並表示鼓吹“獨立”、不莊重宣誓的行為絕不容許。事件亦為澳門敲響警鐘,具指導意義。

  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表示,個別香港候任議員的宣誓行為挑戰國家底線,涉及國家安全問題,需要及早遏止,以解決香港現有紛爭。如果通過香港司法訴訟程式處理,可能要兩年至兩年半,恐令立法會癱瘓,對全港市民都不利。他認為,人大常委會此次釋法亦對澳門具指導作用,澳門應有所警惕,做好防範,堅持“一國兩制”以及愛國愛澳的管治隊伍。

  澳門特區全國政協委員李向玉認為,候任議員宣誓中公然辱國,反映“港獨”態度倡狂。倘不制止此類行為,將會破壞香港的法治,更是破壞“一國兩制”。李向玉説,對於破壞國家安全、分裂國土的行為,任何時候都有底線。不僅是中國,在歐美等國家,鬧分裂一樣要受到法律制裁。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李沛霖對人大釋法完全贊同,這既是憲制權力,也是憲制責任。釋法可明晰香港社會上存在的不明情況及爭議,讓大家更清楚基本法第104條的真正內涵及立法原意。今次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並非普通程式問題,人大常委會此時釋法,合情、合理、合法。

  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莫志偉也支援人大釋法。他説,兩名候任議員的行為不僅嚴重衝擊香港法治,更是構成對“一國兩制”方針及國家主權的挑戰,觸犯國家底線。香港和澳門都是國家不可分割的部分,法律都需要被尊重。任何年輕人都不能以年輕作藉口,他們需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維護大眾、特區以及國家的利益。

[責任編輯:齊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