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安全法為我國網路持續健康發展奠定法制基礎

2016年11月07日 15:01:53  來源:光明網
字號:    

  作者:梁立軍

  《網路安全法》有望于近期公佈,本法的出臺將對我國網路安全工作産生深遠影響。

  一、為什麼要制定網路安全法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網路大國,網民人數全球第一,網路創新活躍,網路商務如火如荼,處處展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繁榮之下,也暴露出一些安全隱患和問題。一是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工作亟待加強。電信、能源、交通、金融、政務等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支撐著相關行業或領域的重要業務,存儲著大量個人和業務數據,已經成為網路攻擊的重點對象。目前我國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障整體水準還不高,難以有效抵禦有組織大強度的網路攻擊。二是個人和企業權益保護亟待加強。網上非法獲取、倒賣個人資訊,侵犯智慧財産權等事件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企業和個人的權益,甚至危害個人生命安全。三是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面臨挑戰。恐怖和犯罪組織等,利用網路策劃組織暴力、恐怖活動,傳播極端、淫穢等資訊,甚至意圖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和諧穩定,危害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

  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新平臺,人們每天在網上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巨大價值,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保證網路空間持續健康發展,需要社會形成一致性的價值認同和行為認同。以法律的形式對網路行為提出規範,對網路行為主體權利義務進行規定,發生問題時提供法律解決途徑。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加快網路空間的法制化建設,是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戰略部署,加強和改進網路管理工作的要求。《網路安全法》作為網路安全的基本法,對網路安全的定位和目標、管理體制機制、主要制度、監督管理等基本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可以有效化解長期以來各部門工作缺乏統籌,工作存在交叉重復等問題。

  網路領域的競爭是當前國家間最重要的競爭領域之一,網路領域的國際規則尚未形成。各國普遍重視網路領域的立法,對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個人資訊安全保護、數據安全管理等方面事項進行法律規定。在與其他國家進行合作和競爭過程中,如何保證本國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保障本國公民和企業利益的最大化是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通過加強我國網路安全領域的立法和執法,不斷完善相關規定,積累網路管理經驗,將社會各群體的權益法定下來,能夠為今後國際合作競爭中保障國家和國民利益爭取更多主動。

  二、網路安全法解決了哪些重要問題

  《網路安全法》共計七十多條,對網路安全各方面事項行了規定。從宏觀來看,本法的出臺將解決長期困擾網路安全工作的一些基礎性問題。

  (一)明確了網路安全工作的內涵

  最大程度地取得社會共識是網路安全立法首要問題。本法廣泛徵求社會意見,可以説集中了社會各方面智慧,綜合了社會各方訴求,最大可能地凝聚社會共識。本法中的網路安全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路的攻擊、侵入、干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路處於穩定可靠運作的狀態,以及保障網路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以法律形式明確上述內容,廓清了長期以來社會對網路安全含義的爭論,有利於在一個較長時期內,統一社會各方的思想和行動。

  (二)明確了網路安全的工作體制

  《網路安全法》第八條提出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路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國務院電信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和其他有關機關依照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網路安全保護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這反映了中央對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總體佈局,體現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分工負責的網路安全工作架構。

  (三)明確了網路安全工作的重點

  《網路安全法》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別從網路安全支援與促進、網路運作安全一般規定、關鍵資訊基礎設施的運作安全、網路資訊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處置五個方面,對網路安全有關事項進行了規定,勾勒了我國網路安全工作的輪廓:以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為重心,強調落實運營者責任,注重保護個人權益,加強動態感知快速反應,以技術、産業、人才為保障,立體化地推進網路安全工作。上述規定體現了網路安全工作整體動態的理念,反映了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的思想,也體現了技術、産業、人才等在網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三、網路安全法重在落實

  《網路安全法》出臺後,需大力宣傳普及,加快配套制度建設,加強基礎支撐力量建設,確保有效貫徹實施。

  (一)加強《網路安全法》宣傳普及

  知法懂法是保證法律貫徹落實的基礎。網路安全與每個人、每個組織息息相關。首先需要做好《網路安全法》的宣傳普及工作,將法律的有關規定準確地傳達到對應的個體。應當將網路安全宣傳作為公益,持續廣泛地通過網路、電視、廣播、紙媒等在公共場所、機關單位、居民生活區域開展,讓網路安全觀念深入人心,讓網路安全意識植根人心。

  (二)加快配套制度建設

  《網路安全法》是網路安全工作的基本法,為相關法規制度提供了介面。如法律中提出制定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辦法、公佈網路關鍵設備和網路安全專用産品目錄、制定各級網路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建立網路安全監測預警和資訊通報制度等。本法及其配套的法規規章共同構成了網路安全領域的法律規範文件體系,要抓緊研究制定配套的法規文件,抓緊建立配套的制度機制,保證本法規定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三)加強基礎支撐力量建設

  網路安全是技術過程也是管理過程。《網路安全法》明確提出國家要對關鍵資訊基礎設施重點保護,要加強網路安全資訊收集、分析等工作,採取措施防禦處置網路安全風險和威脅等。落實上述法律責任,必須建立一支能力卓越、反應迅速、安全可靠的支撐力量,需要更多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加入到網路安全支撐隊伍,需要更多有創造力、有熱情的人參與到國家網路安全工作。國家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為網路安全人才的培養創造條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環球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