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為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鋪設“金橋”

2016年11月07日 14:59:31  來源:據黑龍江日報
字號:    

  黑龍江日報記者狄婕

  十月,靜謐的張廣才嶺敞開懷抱,用五花山色裝點著大美龍江,位於林海雪原的雪鄉已經銀裝素裹,準備迎接八方來客。當人們沉醉於美景的時候,一條通往雪鄉的新路長汀至雙峰(雪鄉)段改擴建工程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建設。施工現場,機車隆鳴,晝夜奮戰,氣氛熱烈。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讓昔日因為偏遠而被“埋沒”的景點一一呈現,讓因路而生的黃金旅遊帶鋪就在大地上,如今,交通建設者們正為龍江的金山銀山搭“金橋”。

  建設雪鄉新通道 冬季備料有序進行

  長汀至雙峰(雪鄉)段改擴建工程是國道三莫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路線起點位於大海林林業局長汀鎮,途經柳河、永安等10個林場,終點與亞雪公路相連接。

  過去這是一條連接沿線各林場的只有6米寬的四級公路,路窄彎多。沿途雖然有很多美景,但説走就走的旅行卻並不容易。2015年10月,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亞布力、雪鄉及鏡泊湖旅遊景區規模化發展,創建世界級的國際冰雪旅遊目的地,推進龍江旅遊産業快速發展,省委書記王憲魁提出,加快長汀至雙峰公路建設,使雪鄉通道順暢,形成綜合能力。

  今年6月,全長107.69公里的長雙公路開工建設,項目採用二級公路設計標準,總投資12.59億元,計劃工期兩年,2017年10月交工通車。

  在A1標的碎石場,記者看到,冬季備料正在積極進行中。A1標項目現場施工負責人張立國告訴記者,A1標段路基整體基本貫通,封層基本結束。下一步,進入冬季備料階段,主要是為明年路面和基層施工所需要的碎石做準備。目前,基礎的工作已經就緒,碎石場每天生産碎石800立方米,冬季備料完成10%。

  克服地質難點 24小時施工不停歇

  作為我省境內地質類型最複雜、自然環境最惡劣、施工條件最艱苦的公路,長雙公路的建設者要經受重重考驗。

  在A3標段,記者看到,建設人員正在進行陡坡施工。A3標項目副經理李志秋告訴記者,該標段陡坡1.8公里,坡度達到45度至50度,填方達到30萬方,挖方達到40萬方,為此,他們要採取半填半挖的方式,讓道路線形平整。從8月初開始,建設人員搶前抓早,24小時施工。投入挖掘機15台,推土機4台,壓路機6台,現在完成工程量的90%。

  據悉,受雪鄉獨特氣候影響,長雙公路夏季降雨頻繁,10月初便開始降雪,積雪期長達7個月,從6月份進場時間算起,今年有效工期只有90天左右。項目地處山嶺重丘區,地勢複雜,溝壑縱橫,全線土石方818萬立方米,設有橋梁21座、涵洞278道、平均每300米一處構造物,土方連續施工段落短、中斷點多,不利於集群作業。受地質和水文等歷史條件影響,項目傍山沿河段落石質多為土包石,爆破和破碎難度大,並且大體積孤石含量多,孤石平均直徑3米左右,全線孤石總量達37.1萬立方米,嚴重制約了路基施工進度。同時,長雙公路山區路基形式多樣,陡坡路基136處,總長度10.6公里;壓河路基41處,總長度7.5公里;塔頭濕地89處,總長度12.5公里;舊路幫寬51公里;為了避讓規劃中的林海水庫和楊木溝發電站淹沒區及雪鄉景區,新建繞行線路31.3公里,每個標段各有各的施工難點。

  在困難面前,指揮部圍繞“搶涵洞、加快填方施工;搶舊路破除,儘早實現路基全幅成型;搶填方,為低溫到來前路基驗收做準備”3個關鍵點,動態調整施工組織設計,打破常規配備生産要素,實時“白加黑”工作模式,指揮部班子成員輪流值班帶隊進行夜間工程巡檢,監督檢查施工品質和安全工作,搶抓有利天氣,24小時持續作業,加快施工進度。加大全線人員、設備投入,全線進場主要設備518台套,同時引進D10開山推土機、卡特374大型挖掘機等設備;針對孤石量大,破碎困難,引進蒙特貝220型大型破碎錘3台,為加快施工進度提供保障;特別是A10標段,填挖方工程量151萬立方米,工程量大,開工伊始,就在7.3公里的九座山體新線內投入挖掘機35台套,32噸以上大噸位壓路機及羊足碾8台套,實現作業面“滿山開花”。經全體參建者合力攻堅、晝夜奮戰,有效克服70余天降雨的不利影響,截至目前,梁板預製和橋梁下部工程完成100%,路基土石方完成97%,確保實現雪鄉冬季旅遊車輛安全通行。

  公路融入自然 串起黃金旅遊帶

  記者驅車行駛在建設中的長雙公路,一路上清澈秀美的海浪河、絢麗奪目的五花山,仿佛一幅迷人的秋日油畫。

  長雙公路沿線青山綠水相伴,自然風光優美,植被覆蓋率高,生態資源豐富,是一個天然的生態資源寶庫。項目全線穿越雪鄉國家級森林公園,近40公里伴行海浪河一類水體,沿線的生態保護問題將成為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

  項目指揮部指揮肖陽介紹,指揮部按照“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保護自然,建設綠色公路”的目標,設計上充分結合雪鄉區域地形、地質、環保等因素進行選線,儘量做到少劈山,少砍樹;施工時,橋標精心設計出結構緊湊、實用性強、節約佔地面積的預製梁場,鑽孔樁施工設置單獨的沉澱池,待鑽孔樁施工結束後,將鑽渣二次倒運集中處理;路標引進移動碎石機利用挖余石質材料加工碎石,作為基層碎石施工使用,既減少了運輸成本,又減少了採石新增用地。在施工中做到最小程度破壞,施工後做到最大限度恢復,確保項目環保水保始終處於可控狀態,真正實現“建設前綠水青山,建成後青山綠水”。

  大海林林業局宣傳部工作人員趙冬梅告訴記者,長雙公路極大地縮短了從牡丹江方向到雪鄉的車程,途中有海浪河漂流和太平溝原始林風景區。這條路的建設,一方面為遊客和沿線群眾提供便捷的交通環境,另一方面對大海林林業局做大做強冬季旅遊,發展壯大四季旅遊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可以説它是繼亞雪公路之後,又一條旅遊黃金線路。為加快將冰天雪地、綠水青山真正打造成金山銀山加快發展步伐。道路打通後,將牡丹江的鏡泊湖,到大海林林業局的雪鄉,從雪鄉經亞雪公路到亞布力,形成了一個旅遊的環線,為雪鄉開闢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

  (據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韓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