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步推廣線上付費和預約分娩
《意見》提出,全面開展孕産婦、兒童預約診療服務,逐步推廣預約住院分娩。積極推行“網際網路+婦幼健康”服務模式,主動公佈助産機構名單,有條件的地區要動態公佈産科床位預約情況,引導群眾有序就診。廣泛提供線上預約診療、候診提醒、繳費支付、診療報告查詢等便捷服務。
在全國推廣使用統一的母子健康手冊。開展生育全程醫療保健服務。具體來講就是涵蓋婚前、孕前、孕産、産後、兒童等5個時期,主要包括婚前保健、孕前保健、早孕建冊、産前檢查、産前篩查與診斷、住院分娩、産後訪視、預防疾病母嬰傳播、新生兒疾病篩查、兒童健康管理、兒童營養改善、預防接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13項服務。
人工輔助生育將建隨機抽查制
《意見》還提出,以産前診斷技術、助産技術和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為重點,建立隨機抽查制度。督促醫療機構落實醫療品質安全核心制度,健全醫療品質管理與控制體系,嚴格規範診療服務行為。控制剖宮産率,嚴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
産婦的增加,醫護人員緊缺也是各級醫院面臨的重要問題。《意見》明確,全面加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培養使用。加快産科醫師、助産士人才培養,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産科醫生和助産士14萬名。在有條件的高校探索開設大學本科助産相關專業,加強招生培養工作。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評價和人才激勵機制,在績效工資內部分配等方面對産科醫師、助産士、護士等給予傾斜,改善醫護人員待遇,增加崗位吸引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