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解讀《“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2017年01月13日 10:25:4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每人平均預期壽命較2015年的76.34歲繼續增長,達到79歲。

  《綱要》提出,到2030年,促進全民健康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康領域發展更加協調,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務品質和健康保障水準不斷提高,健康産業繁榮發展,基本實現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到2050年,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相適應的健康國家。

  作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綱要》將給公眾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樹立大健康觀

  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劉遠立認為,《綱要》突出大健康的發展理念,著眼長遠與立足當前相結合,目標明確可操作。他指出,當前我國居民主要健康指標總體上優於中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準,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生活方式變化,維護人民健康面臨一系列新挑戰。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人的行為方式和環境因素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突出,“以疾病治療為中心”難以解決人的健康問題,也不可持續。因此,《綱要》確立了“以促進健康為中心”的大健康觀、大衛生觀,提出將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實施全過程,統籌應對廣泛的健康影響因素,全方位、全生命週期維護人民群眾健康。《綱要》設置了若干主要量化指標,使目標任務具體化,工作過程可操作、可衡量、可考核。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