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説不完的長征】少年紅軍 雪山草地裏的童年記憶

2016年10月24日 09:54:46  來源:央視網
字號:    

  紅軍隊伍裏,有這麼一群小少年,為不掉隊,他們跟著隊伍一跑就是一整天,從不喊累;面對敵人,他們子彈上膛扣下扳機,毫不膽怯;他們經歷過沼澤求生,也忍受過饑火燒腸,但一直相信:“只有參加紅軍才有出路”!今天,一起來聽紅小鬼那段不同尋常的經歷。

  紅軍隊伍裏有不少小小年紀就參軍的戰士,來自南方方言的昵稱小鬼就成了他們的統稱。

  參軍的故事

  一張拍攝于1937年3月的照片裏,中間是當年紅六軍團政治委員王震,他身邊的兩個小戰士滿臉稚氣,左邊那個神氣的小鬼名叫肖林達,拍照時他14歲,而這個稚氣未脫的孩子已經跟著隊伍走完了長征。

  1935年夏天,湖南澧縣爆發洪災,肖林達一家正為生計發愁。聽説紅軍打到了澧縣,肖林達的哥哥跟著幾個小夥伴一起跑到15公里外的鎮口報名,12歲的肖林達也在後面跟著,他的哥哥覺得他太小,不讓他當紅軍。當時的肖林達衣服褲子都沒穿,就背個破草帽。他看著哥哥走遠了又跟上去。到了登記處,看著前面的人都登記完了,肖林達才小心地湊了上去。這時有個大人就説:這還有一個小孩你們要不要?紅軍説要的要的,我們這還有小孩當紅軍的,就把肖林達收下了。

  王述文的參軍之路就沒有那麼順利了。他八歲參加兒童團,拿著紅纓槍站崗放哨,跟著自衛隊打土豪、分田地,1933年,紅軍到了王述文的家鄉,四川巴中,這一年他九歲。他決定參加紅軍,可沒成想,人家嫌他小,不要。當時王述文覺得只有參加紅軍才有出路,所以就哭、鬧。面對這個又哭又鬧的孩子,紅軍沒有辦法,只能暫時讓他跟著部隊。有一天走了120里路,到晚上點名,點到最後連長也沒點王述文的名字,王述文就“哼”地一聲,連長這次叫了他的名字。

  雖然已經跟著紅軍走出了很遠,但這時的王述文仍然沒有被紅軍接受。他就繼續跟著走,要參加紅軍,大人們打也不走。紅軍幹部實在拗不過他,只好把他安排到一個連隊做宣傳員,從此,王述文正式成為一名“紅小鬼”。

  吳世昌讀過一年多私塾,認識幾個字,10歲那年他在投靠親友的路上被紅軍的宣傳標語吸引住了。紅軍的標語宣傳紅軍是窮人的軍隊,是共産黨領導的,是為窮人打天下的,而且沒收那地主大資本家的大工廠大商場都給老百姓分了。

  看著老百姓爭先恐後地報名,吳世昌也跟著參了軍。很多小鬼參軍的時候,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當上紅軍後,他們終於有衣服穿了。紅軍給了肖林達一個短褲衩,他穿著跟長褲衩一樣。王述文拿到的褲子穿上一下能拎到頭頂,有些女同志好心,上面剪一剪子,下面剪一剪子再縫上。

  紅軍隊伍裏的擔當

  那時,紅軍的軍裝不夠,戰士們穿的大都是打土豪時分到的衣服,樣式顏色五花八門、行軍時很難看出這是一支部隊。就是這樣一支與眾不同的軍隊,改變了這些紅小鬼的人生。12歲的肖林達參軍後,很快跟著部隊出發了,一路行軍60里後,他被編入了新兵連。出操跑在後面,王震來了,他把肖林達和另外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叫了出去,弄到他住的地方。王震當時只有27歲,已經是紅六軍團政治委員。王震把肖林達和另外兩個小鬼交給了衛生部的管理員,肖林達被帶到衛生部,成了看護員。給一個受傷的領導裹被子、掃地、裹鋪、打水。

  其他那些小紅軍在參軍後,也都被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洪明貴在團衛生隊當宣傳員,刷標語的時候幫人提糨糊桶。

  宣傳員、衛生員、通信員、司號員、勤務兵,這是紅小鬼們剛參軍時做的最多的工作。也有的紅小鬼參軍不久就拿起槍參加了戰鬥。13歲參軍的伍學生被分在通信連當通信員,當時部隊裝備差,遠達不到人手一槍,伍學生的武器,是一根木頭棍子。通過不斷爭取,他終於有了槍,可是三發子彈有兩發是假的。他一直珍藏著那顆子彈,直到有次戰鬥。面對敵人,伍學生的子彈上了膛,卻不會瞄準遲遲開不了槍。班長喊他閉住左眼,他卻怎麼也閉不住。最後他拿手蓋著眼睛,班長幫他扣著扳機,這才開了槍。

  一聲槍響,對面的敵人應聲倒地。小鬼們面臨的考驗不僅僅是戰鬥。長征開始的時候,李文模和張敏只有10歲,張步興14歲。長征路上,吃的是糙米,喝的是水溝裏的臟水,行軍時候小孩就是跟著跑。當時的紅小鬼李文模説,行軍時槍炮聲不斷。頭兩天感覺很害怕,時間一長慣了也就無所謂了。

  張敏所在的二六五團總在夜裏冒著雨行軍打仗,沒走多久他就掉隊了。政治處主任讓他回家,張敏堅持要跟著紅軍走,於是部隊把本是宣傳員的他調到了醫院當看護。當時,張敏和一個比自己大一兩歲的女衛生員一起照顧傷員,抬水、拾柴,給病人洗衣服。

  張敏的主要工作是給受傷的戰士換藥,長征路上醫療條件十分有限。用的最好的藥是鹽水,也沒見過有人做手術。

  部隊裏的成長

  無論環境條件如何艱苦,紅軍依然保持著嚴明的軍紀, 8歲參軍的蘇力,至今還記得長征路上被關禁閉的事。原來,部隊給每個人都發了一隻杯子,平時用來喝水,開飯時就當飯碗。走路的時候蘇力的杯子丟了,到了宿營地了,飯燒好了沒有碗裝。早已饑腸轆轆,好不容易有了飯卻沒有碗來裝,蘇力一著急,便跑到附近一座廟裏,從神龕上拿了一隻木碗用來盛飯,結果,被班長看到了。因為這事,蘇力在老鄉的牛圈裏被關了三天的禁閉。這次禁閉讓她明白一名紅軍戰士,不但要勇敢作戰,還要遵守紀律,通曉政策。要懂得這麼多東西,首先就得學習。於是,不管是休息宿營還是行軍趕路,小鬼們都要抓緊時間上課,學文化、學知識、學道理。楊挺回憶,行軍時每個人背上寫幾個字,後面的人看著前面的人後背識字。參軍時,肖延不懂得自己參軍要做什麼,參軍以後受教育,為誰當兵,為誰扛槍,為誰打仗。肖林達至今還能一字不差地長處當時班長教的歌曲《紅軍歌》。

  在大人的照顧下爬雪山過草地

  在紅軍隊伍裏,小鬼們常常受到特殊的照顧。長征開始後,肖林達當上了勤務兵,負責隊長的日常事務。肖林達回憶,那不是他伺候隊長,而是隊長照顧他。那時候他行軍困難,隊長經常背著他。

  1936年5月,肖林達所在的紅六軍團輾轉來到雪山腳下。戰士們一路爬上山,空氣越來越稀薄,所有人都喘的厲害,很快就有人走不動停下來休息。有一個炊事員背著一個黑鐵鍋,他看到倒下的樹,就把那個行軍鍋一放下以後坐在樹上休息,肖林達和他一起作伴休息,結果炊事員一坐下兩眼一翻就倒下了。如此近距離地看到戰友的犧牲,肖林達嚇壞了,他再也不敢停留,趕緊站起來繼續往山頂上爬。肖林達爬到山頂已經用盡了渾身力氣,下山的時候,他便順著比較斜的坡往下出溜。

  終於,一座座雪山被甩在了身後,而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阿壩地區遼闊的草地,草下佈滿死亡陷阱。肖延有一次陷進了沼澤,多虧有個大個紅軍及時拉住了他。王述文在草地的一條河邊也險些丟了性命,他所在的部隊在草地裏被國民黨追擊,跑著跑著被一條大河攔住了。眼見騾子一下河,身上馱的重物就被水沖走了。這時敵人的槍聲越來越近,但身單力薄、個子矮小的王述文和他身邊的小鬼還是不敢下水。這時一個幹事把王述文和他的同伴拎了過去。後來王述文找這個人就找不到了,他因為來回救人,身體也吃不消去世了。

  過草地的時候,張敏穿的用麻袋做成的褲子把腿都磨破了。磨得腿全部都是血絲。一個老同志讓他脫了褲子繼續趕路。張敏聽老同志的話脫了褲子繼續趕路,後來有一天又餓又累實在走不動了,就坐下來等死。結果有一個騎馬的過來了,叫警衛員給了張敏半碗炒麵。當時用半碗炒麵救活張敏的是紅四方面軍副總參謀長王宏坤,張敏特意記下這位救命恩人的名字,至今不忘。長征途中,這些小鬼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艱險,也目睹了身邊戰友最慘烈的犧牲。王述文説當時死的都是大人,很少見死小鬼的。因為小鬼身體抵抗力強,有大人照顧。

  經過長征洗禮,小鬼們成為抗日戰場的中堅力量

  小鬼們口中的這些大人,其實大多也不過才十七八歲。用不了幾年,小鬼也長成了大人。經過長征的他們,在戰鬥中不斷成長,逐漸成為部隊的中堅力量。王述文在抗日戰場上16歲當指導員帶連打仗,專門要長征的連長、指導員甚至戰士,紅軍以後在抗日戰場中起的作用很大。

  1937年,14歲的肖林達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當著紅旗宣誓參加黨,要忠於共産黨。

  伍學生在長征途中學會了射擊,在這之後,他又掌握了多種槍械的操作方法,打機關槍、輕機槍、重機槍、步槍,到現在指頭都是彎的,參加戰鬥就300多次大小戰鬥,成為戰鬥骨幹。

  紅軍是支年輕的隊伍

  資料顯示,紅軍是一支年輕的軍隊。比如紅二十五軍,大多數戰鬥員的年齡在13到18歲,不滿13歲的小鬼也有不少。與紅小鬼一樣,一些紅軍指揮官的年紀之輕,也是這支隊伍的一大特色。長征路上,軍級幹部平均年齡大約二十八九歲,師團幹部只有二十四五歲,其中少共國際師政委蕭華只有18歲。

  英國評論家安東尼在《中國——長征》一書中寫道:“長征是現代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是鍛鍊以後中國領導人的熔爐。”紅軍,這只年輕的隊伍,承載了中國未來的歷史重任。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