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長征精神】弘揚長征精神,邁向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2016年10月23日 14:15:54  來源:中青線上
字號:    

  劉立峰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大會2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穿越歷史的滄桑巨變,回望80年前那段苦難和輝煌,我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長征在我們黨、國家、軍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偉大的意義,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82年前的秋天,由於左傾錯誤領導,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踏上了艱難的長征跋涉,而這一走,就是二萬五千里,並走出了驚天動地、氣吞山河的革命壯舉、人間奇跡,矗立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數據統計,在漫漫長征路中,各路紅軍長征總里程約為六萬五千余裏,與此同時,在極端艱苦的行軍途中,紅軍將士還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鬥,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並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長征是鮮血與生命鑄成的中華民族精神長城。1984年,年逾70的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裏重走長征路,撰寫出《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他讚嘆:“本世紀中沒有什麼比長征更令人神往和更為深遠影響世界前途的事件了。”俄羅斯專家談到長征時敬佩地感嘆:“中國的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長征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九死一生的磨礪之路,也是一次從幼稚到成熟的涅槃重生。長征路上,有內憂外患,有黨內分裂,有異常艱苦的物質匱乏,有數倍于紅軍人數且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隊水陸空立體圍追堵截。長征途中,86000余人的紅一方面軍最後到達終點時不到十分之一,但正是這星星之火,最終燎原。在長征勝利後,經過8年抗戰,3年解放戰爭,中國共産黨最終團結和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獲得了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華民族的獨立與解放。

  “鐵肩擔大局,韆鞦尚凜然”,長征精神是鐫刻于中華民族心中永遠的精神圖騰。長征磨礪了中國共産黨人的意志,留給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長征精神財富。“那同志一隻手抖抖索索地打開了紙包,那是一張黨證,揭開黨證,裏面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乾燥的火柴。紅紅的火柴頭聚集在一起,正壓著那朱紅的印章的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這是語文課本《七根火柴》長征精神震懾幾代人的最深記憶,這用生命換來的七根火柴,講述著長征歲月的艱辛,宣誓著對黨的絕對忠誠,照亮著漫漫黑夜,更點燃了革命勝利的火種。而長征走過的路,也恰如一條條印在中華大地的巨龍,秉天地之正氣,凝民族之精魂,引領長征精神走向未來,走向世界。

  “長征本沒有路,許多地方是紅軍走過了之後也才有了路”,始終心懷人民根本利益,將中華民族從危亡引向坦途的使命初心,正是紅軍心中不滅的指路明燈。這堅定的革命理念信念,最終指引紅軍奪取一個又一個長征路上的勝利,並一路修正了黨的路線,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砥礪了民族自信、勝利自信、信念自信。

  “長存於心,徵始於行”,新長征路上,中華民族更需堅持不忘長征初心,不斷繼承、培育、弘揚新長征精神。銘記,是對先烈最好的緬懷,傳承,是對先輩最好的紀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信仰堅定、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是長征精神最鮮明的寫照。新長征路上,我們更需要與時俱進將之繼承、弘揚,不斷團結、凝聚和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吹響前進與勝利號角!

[責任編輯:李桂英]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