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説不完的長征】軍歌嘹亮 紅軍唱過的那些歌

2016年10月24日 09:54:19  來源:央視網
字號:    

  軍歌,即使沒有當兵經歷的人們也會唱幾首,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您知道這支歌的來歷和背後的故事嗎?紅軍時期的軍歌,不但可以宣傳紀律,振奮軍心,甚至還可以指導部隊打勝仗,鼓舞戰士走出絕境。紅軍唱過的軍歌您聽過麼?今天,就讓再次唱響的歌聲穿越時空,帶我們一起重溫一下。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形成過程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隆重的慶祝晚會在230名開國將軍的大合唱中拉開了序幕。

1

  《紅軍紀律歌》,也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熟悉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直到今天,很多老紅軍對這首歌都記憶猶新。老紅軍曾廣昌、秦華禮雖然已經年過百歲,但是仍能準確的唱出這首歌。

  “革命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是什麼樣的魅力讓這首誕生在紅軍時期的歌曲,一直傳唱到今天呢?這要從歌詞的形成和變遷説起。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在湖南湘贛邊界舉行秋收起義。之後,起義軍向井岡山挺進。當時,軍隊中有些戰士行動散漫不聽指揮,見到老表們種的紅薯拔起來就吃,有的戰士還隨便拿群眾的東西。

1

  面對士兵們出現的這些問題,毛澤東十分著急。這樣下去,失去了百姓的支援,這支剛組建的隊伍不要説壯大發展,連生存都成問題。

  1927年,毛澤東先後向工農革命軍制定了三條紀律和六項注意。

  三條紀律是:第一,行動聽指揮;第二,不拿群眾一個紅薯;第三,打土豪要歸公。

  六項注意是:一,到府板;二,捆鋪草;三,講話和氣;四,買賣公平;五,借東西要還;六,損壞東西要賠。

  在這之後:看到工農革命軍來了,老百姓不再躲避,部隊戰鬥力也提高了。

  1929年,在六項注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不調戲婦女和不虐待俘虜兩項注意,自此,《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初步形成。

1

  到了1931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已經作為軍規,在紅軍幾支主力部隊中嚴格執行。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被譜上曲調,變成歌曲則是在長征過程中。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後,時任紅25軍政治部秘書長的程坦在軍團政治部宣傳科長劉華清的協助下,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編成歌詞,填入原來在鄂豫皖蘇區流行的《土地革命歌》的曲調中,並在軍團政治部編印的《紅旗報》上刊登出來。

1

  隨後,這首歌在紅軍各部隊中唱響。從紅軍時期,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內容根據不同階段情況的變化也在不斷調整。

  1947年10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頒發《關於重行頒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訓令》。從此,《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作為我軍法規性的紀律條令沿用至今。

  首次披露的1932年編印的《紅軍歌曲》集

  把宣傳教育的內容變成通俗易懂的歌詞,改編成歌曲來傳唱普及的做法,實際上在長征之前就開始了。在解放軍檔案館,收藏著一本1932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軍區政治部刊印的《紅軍歌曲》集,裏面收錄了24首歌曲,當時很多人就是聽著這些歌曲,加入到了紅軍的隊伍當中。

1

  郝榮貴于1935年在陜北參加紅軍,他入伍後學唱的第一首歌就是《紅軍行軍歌》,這首歌紅軍戰士都熟悉。

  在《紅軍歌曲》集收錄的這些歌曲中,可以看到歌曲的內容豐富多彩,有宣傳隊伍形象的《紅軍歌》和《少共國際歌》,有解讀政治主張的《打倒帝國主義歌》《擁護蘇維埃》,也有反映紅軍學習訓練戰鬥生活的《出操歌》和《收操歌》等。當時,紅軍戰士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將革命道理和部隊紀律等編成旋律簡單上口、歌詞樸素直白的歌曲演唱,更利於他們理解和記憶。老紅軍張星點回憶,學唱一首歌比上十堂課都管用。

  唱起歌,就想起那些難忘的歲月,80多年過去了,歌本中的紙張已經破舊、泛黃,但是心中的歌聲卻沒有褪色。

1

  今天,我們根據當年的紅軍歌本整理出幾首歌曲,重新演唱出來,重溫那些紅色的記憶。這些歌曲分別是《出操歌》、《紅軍歌》、《收操歌》。

  《打騎兵歌》的由來

  據老紅軍回憶,當時他們學唱的歌曲還有很多。在長征路上,一些非常實用的歌曲還幫著部隊打了勝仗。

  1935年6月下旬,紅軍繼續北上,紅一方面軍派出先頭部隊紅6團和紅5團3營偵查北進道路,但是在途中遭遇了馬步芳騎兵的追殺。

  紅軍在西北高原第一次遭遇騎兵,由於缺乏作戰經驗,蒙受了很大的損失。為此紅軍總部發出通知,總結出打騎兵的戰術。由時任紅軍總參謀長兼中央縱隊司令員的劉伯承,和時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等同志分別向紅軍各部講授。

1

  為了讓戰士們更好的學習領會,時任紅軍總政治部宣傳部長的陸定一和宣傳幹事李伯釗把這些戰術編成了歌詞:“敵人的騎兵不可怕,沉著應戰來打他,目標又大又好打,排子槍快放齊射殺。我們瞄準他,我們打垮他,我們消滅他!”

  歌詞編好後,又採用了湖南民歌《金沙流水響叮噹》的曲調,做成了《打騎兵歌》併發表在當時的《紅星》報上,讓戰士們學唱。

  當時鐘珠瑞在中革軍委當勤務兵,他清楚地記得部隊學唱《打騎兵歌》的情景。

  蒲文清1933年參加紅軍,是長征隊伍裏為數不多的女紅軍,當時在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當護士。她告訴我們,戰士們學唱了《打騎兵歌》以後,再與敵人的騎兵遭遇時,運用歌詞裏學的戰術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長征途中,處處可以聽到戰士們的歌聲,這些歌曲成為強化意志的精神動力。

  1936年7月,紅四方面軍三過草地時,11歲的張星點掉隊了。無邊的草地仿佛走不到頭,走幾步就能看到之前倒下的戰友,饑餓、疲憊和恐懼不斷襲來。老紅軍張星點回憶,他在草地走了兩天兩夜,乾糧都吃完了,就給自己鼓勁就唱紅軍歌曲。

  唱著紅軍歌曲,張星點最終走出了草地。

1

  在烽火連天、金戈鐵馬的歲月裏,歌聲振奮了軍心,凝聚了力量。而紅軍時代的老傳統也一脈相承延續到今天。紅軍歌曲伴隨著人民軍隊成長壯大,紅軍精神也在這歌聲中代代相傳,鼓舞著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