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重慶篇]重慶巫溪村民盼“天路”硬化 夢想變現實

2016年10月19日 16:33:54  來源:燕趙晚報
字號:    

  10月7日,巫溪縣蘭英鄉蘭英村,海拔近千米的周家坪老虎嘴“天路”。 記者 謝智強 攝

  十月七日,巫溪縣蘭英鄉周家坪老虎嘴的“天路”邊,兩位村民在此休息聊天。記者 謝智強 攝

  10月,對於巫溪縣蘭英鄉蘭英村四組的村民來説,已是農閒時節。

  蘭英村四組地處海拔近千米的周家坪,經過春種秋收的辛勞後,準備冬藏的日子,是這裡的村民最閒適的時光。

  65歲的楊芝漢,喜歡一個人踱步到村頭的老虎嘴曬曬太陽,坐在900多米高的懸崖旁,遠眺崖下的蘭英鄉政府,看看鄉里修路的進程。

  “如果明年能把路修了,我準備再多種點烤煙,還有前胡。”10月7日午後,陽光溫暖,老虎嘴懸崖旁,楊芝漢和記者閒聊著。

  “路不好,沒人來也出不去,東西種多了要爛在地裏”

  楊芝漢説的“路”,是周家坪通往蘭英村五組的一條1.2公里的機耕道,也是如今周家坪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通道。

  這條機耕道,是在2001年至2003年期間,楊芝漢與其餘72個村民,利用鋼釬、鐵錘等工具在老虎嘴崖壁上鑿出的一條路。它的誕生,終於結束了村民進出全靠攀爬崖壁的歷史。

  這條路,如一條腰帶,鑲嵌在老虎嘴崖壁上,不僅險象環生,時常有石塊砸落,在雨天時更是泥濘難行,當地人稱之為“天路”。

  儘管有了路,可村裏變化不大——村民出行依舊艱難,烤煙、中藥材等種植業及生豬養殖等依舊無法規模發展,生活依舊貧窮。

  “現在,鄉政府到五組的路已經硬化完了,説是明年開春要硬化老虎嘴的路。”在周家坪這個僅有12戶人家、50余人的小村子裏,村民大多在10月間就閒散下來,開始盤算明年的生計。

  “路不好,沒人來也出不去,東西種多了要爛在地裏。”今年,楊芝漢只種了15畝烤煙和7畝多的中藥材,為一家四口帶來了2.3萬元的收入,“靠人背肯定不行,而運輸成本又太高,農用車運出去100斤要15塊。”

  如果這1.2公里路能在明年六七月份硬化完成,楊芝漢計劃多種10畝烤煙,再種10畝左右的中藥材前胡。“大車進得來,運費就省下來了,烤煙、前胡每畝都能收入2000元左右。”

  40歲的村民姜治華今年種了20畝烤煙和一些中藥材,收入近5萬元。聽説村道要硬化,他也有了新的打算,“如果路硬化了,我準備多養些生豬。”

  “天路”難行,長期以來,村民們養殖的生豬大多是自家吃,少有外銷。如今,姜治華盤算著在種植規模不變的情況下,明年養20頭生豬增加收入。“我把豬欄的地都平整好了,就盼著這路早點硬化哦。”

  “鄉里都去得少,莫説到城頭看一眼了,一輩子沒去過”

  楊芝漢、姜治華盤算著明年要多種地、多養豬、多掙錢,65歲的付家誠也有自己的心思。

  付家誠孤身一人,體弱多病,對於他來説,打點零工,種些苞谷、洋芋、紅苕就能養活自己,“地種多了也顧不過來,不想那些事情。”

  不過,對於“天路”硬化,付家誠依然滿心期盼,“我可以到工地上做活路,一天有百八十塊工錢。”

  今年,蘭英鄉政府到蘭英村五組的7公里村道硬化工程中,鄉幹部幫忙聯繫讓付家誠去照看工地,幹了11天,每天有150塊錢的收入。

  雖然“天路”需要硬化的長度僅有1.2公里,但由於施工難度大,付家誠預計工期不會低於半個月。這樣,他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除了在工地上打工掙錢,“天路”即將硬化的消息,讓付家誠有了到“城裏”看看的想法。

  “最先是爬崖壁,去趟鄉政府都要‘兩頭黑’,後頭走老虎嘴,也要3個小時。鄉里都去得少,更莫説到城頭看一眼了,這輩子還沒去過。”現在,周家坪的村民要到巫溪縣城,需要步行到蘭英鄉政府,然後乘坐鄉政府到巫溪縣城的客運車,單程車費是50元。“要是客車能到村裏,我就能到城裏看個鬧熱了。”

  “路不好,車子進不來,一個人能背幾塊磚?”

  其實,在周家坪,像付家誠這樣輩子沒去過城裏的老人還有好幾位。

  “受限于周家坪和蘭英鄉的地理和交通條件,村民出行極為不便。蘭英鄉的3個村,蘭英、高洞和西安,全都地處高山陡崖,雖然都通了路,但都是機耕道。”蘭英鄉宣傳委員譚金彩告訴記者,2014年以前,整個蘭英鄉沒有一條硬化道路。這導致了蘭英鄉許多村民不僅貧窮,更是長年留守深山。

  譚金彩介紹,現在,通往高洞村的道路已經硬化完成,經蘭英村五組通往西安村的村道也已基本完成硬化,明年三四月間,將開工進行老虎嘴“天路”的硬化,預計工期為半個月。“這裡海拔較高,天氣冷得早,進入10月就無法施工了,要等明年開春。”

  “明年開春?這麼説最遲4月底就能硬化完了。”60歲的付家國也等著“天路”硬化,“正起房子呢,地基弄完了,等材料。”

  付家國告訴記者,在周家坪,建房極為困難,平地難找,更主要的是建築材料進不來,“水泥、沙子、空心磚,需要的材料多,路不好,車子進不來,一個人能背幾塊磚?”正因為如此,村裏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或土木結構,且大多年久失修,付家國一家已在老房子裏堅持了多年。

  “聽説路要硬化了,趕緊把地基平出來,等路硬化好了就可以拉材料進來。”午後斜陽照射下,付家國的臉有些紅暈,是陽光溫暖,亦或是因對新生活的憧憬而激動……首席記者 陳維燈 通訊員 李美華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