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人民網評:讓每名老年人都如晚霞般絢爛

2017年01月13日 10:26:2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字號: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9日,農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也是我國法定的“老年節”——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首次明確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今年是法律實施以來的第4個法定“老年節”。

  無論重陽節還是老年節,核心內涵都是尊老敬老。從郯子鹿乳奉親,到仲由為親負米,再到庭堅滌穢事親,有太多孝老故事,感動人心,更可貴的是,這種美德已相沿成習,於今為盛。

  日前,網上流傳一張讓不少網友直呼“戳淚點”的照片,照片拍攝于10月4日,地點是南京中山陵。據目擊者介紹,當時,人超級多,一名大哥,一把抱起自己白髮老爹,好像抱著自己的孩子,而那個老爺爺也真的像孩子一樣笑嘻嘻被兒子抱在胸前。“一瞬間我的心好像被狠狠刺了一下”,不少人被這樣的畫面觸動,轉發了這條微博。

  “小時候你抱著我,長大了讓我抱著你。”無數網友深受感染,正説明他們認同這番樸素的情感,並願意堅守這一基本的人倫底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推己及人的博愛,也是境界昇華的情懷。如果説,事親以敬是本分,那麼將孝敬推廣到所有的老人,則是值得褒揚的大義。愛自己的父母並不難,難的是愛普天下的老人。力所能及,奉獻孝心,便是大寫的責任。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長。”今天,我們對尊老敬老更有深刻理解,也在正視嚴峻局面。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截至2015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佔總人口的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億人,佔總人口的10.5%。面對奔騰向前的銀發社會,如何讓每一位老人都安享晚年,過完有品質的余生,這是為人子女的責任,也是政府部門所思考的現實命題。

  早在1989年,我國即將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2013年將九月九日法定為老年節後,我們愈加意識到尊老敬老不只是道德自覺,更是法定義務。正如《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確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何謂孝順,言人人殊,行孝沒有定式,也不必拘泥于一格。孝而順之,一以貫之,就值得點讚。比如,我們應該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聊聊天,當空巢老人越來越多,陪伴就是深情、就是孝順。再比如,帶父母出去看看,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讓他們感受不一樣的天地,這也是孝順。

  除此之外,更應該看到,惟有從完善機制體制才能有效緩解老齡化危機。以上海為例,據預計,從2016年到2020年,上海市預計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約20萬,到2020年預計突破540萬,佔全市人口比重超過36%。如果托養機構匱乏,養老護理人員缺位,養老服務不健全,老有所養恐怕就是空話。發達如上海如此,其他地方呢?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毋庸諱言,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具有規模大、來勢猛、佔比高、分佈不均衡等特點。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已成為我國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緊迫任務。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孝順不能等,制度建設不能慢,全社會達成共識,讓養老産業絲絲入扣,具有人性化和制度化保障,老年人才能真正擁有“夕陽紅”,享受到晚霞般絢爛的時光。(石川)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