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外媒:小費在中國少數時髦餐館回歸 已消失60年

2017年01月13日 10:26:31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原標題:美媒稱小費在中國少數時髦餐館回歸:已消失60年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道美媒稱,中國的一些年輕饕客願意為更好的服務付費,他們正在引領一種已在中國餐館絕跡數十年的付小費做法的小規模復興。

  據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網站9月27日報道,“很久以前”烤串坊是北京一家比較時髦的餐館。它的裝潢是高檔的石器時代風格,穴居人的剪影在墻上走來走去。顧客們則沒有那麼老朽,他們以20多歲的年輕人為主,在炙熱的炭火上烤著食材串。中國的一些年輕饕客願意為更好的服務付費,他們正在引領一種已在中國餐館絕跡數十年的付小費做法的小規模復興。這一趨勢是去年10月從這家餐館興起的,目前僅限于北京、上海和其他一線城市。

  報道稱,在“很久以前”,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段提前錄好的語音提示顧客説,如果他們對服務感到滿意,可以使用智慧手機掃描服務員衣袖上的二維碼。這一做法會産生4.56元人民幣的小費。顧客想“打賞”幾次都可以。

  “很久以前”創始人宋吉説:“對顧客來説,這就像是一種遊戲。”他是這一做法的發明人,據他講該店是全國第一家這麼做的。

  宋吉説,重要的是讓小費金額只相當於帳單金額的一小部分,這樣一來小費就不會成為顧客的負擔。他建議給予服務員約合帳單2.5%的小費。現年32歲的宋目前在三個城市經營著36家連鎖餐館。

  宋吉剛剛從美國回來,在那趟旅行中,他去了芝加哥和洛杉磯的餐館,感到支付小費不僅成了美國顧客的負擔,而且更重要的是,付小費已經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他説:“無論服務多糟,你仍然必須支付15%的小費。這樣不好。”

  宋拿出手機,展示了他所經營的所有連鎖餐館的小費統計數據。這款手機應用顯示了每家餐館的每名服務員被“打賞”多少次以及他們賺取小費的總額。

  報道稱,這家餐館的最高賞金得主是現年20歲的劉恩慧(音)。她説,在每月約450美元底薪的基礎上,她每晚還可以得到多達60筆小費。

  她解釋説:“這對我來説很重要。每天我能拿到15美元至30美元的小費。一個月下來,確實挺多的。”她説,如果拿的小費比較少,會激勵自己更努力工作,並設法與顧客攀談。

  報道稱,在“很久以前”,大多數顧客都會支付小費。一名經常光顧這家餐館的于姓顧客説,在像這樣的餐館裏,服務很重要。他解釋説:“特別是在烤肉的時候,你不知道肉熟沒熟。服務員會在正確的時候出現,告訴你肉烤好了。”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指出,1956年公私合營前,老的飯莊都有打賞傳統。在某些飯莊,滿意的顧客會把找零扔進櫃檯旁的一個竹筒裏。

  但是在上世紀50年代,這一做法和私營企業一道被廢除了。

  馮恩援説,重新引入打賞做法時必須謹慎地慢慢來。他向餐館老闆提出了如下建議:“別毀掉一件好事。不管你怎麼做,都別為難顧客或是讓他們拿不準該怎麼做。”(編譯/馮雪)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