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革命情誼山高水長——憶紅軍長征之團結互助精神

2017年01月13日 10:26:3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詩歌裏的長征】

  作者:謝烈(謝覺哉之子、北京外企集團公司新隆公司原副總經理)

  “一、二、四方面軍的戰友,終於匯聚一堂。往日的千山萬水,階級情深意長……”1936年6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後,張聞天、陸定一、危拱之合寫了這首歌曲《團結地久天長》。

  聽到這首歌曲,我就想起父親謝覺哉生前給我們講的一些長征故事。父親謝覺哉1934年起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秘書長兼中央政府機關黨總支部書記。1934年10月10日,艱苦的長征開始。父親與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等人所在的連隊是中央機關縱隊的幹部休養連。當年父親50歲,長征途中,他們一路同行,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

  長征,紅軍經受了各種嚴峻考驗。就説行軍,部隊每天要走七八十里,有時甚至急行軍百餘裏,父親雖然有馬,但他總不肯騎,而讓給傷員騎或讓馬馱著行李,自己與紅軍戰士一起步行。

  1935年6月,紅軍隊伍要翻越長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雖是盛夏,但氣溫驟變,寒氣逼人,同志們衣衫十分單薄,怎能抵擋風雪的吹打。吃的就更困難了,兄弟部隊送來兩隻羊支援他們,這兩隻羊飽含著多少革命隊伍的階級情誼啊!同志們決定把羊宰了,剝下羊皮烤幹,送給徐老和我父親禦寒。

  他們找到一根草繩,拿著一塊羊皮準備給徐老捆上,徐老連忙擺手説:“不行,不行,我能堅持,你們拿去給謝老,他身體比我差。”同志們説:“一共兩塊羊皮,您披一塊,謝老披一塊。”徐老説:“都給謝老拿去,一塊護胸,一塊護背,他體質弱,又生病,沒有這真過不了雪山哩,兩塊都給他。”父親説什麼也不要,但同志們蜂擁而上,一面説服,一面用草繩把兩塊老羊皮一前一後結結實實地捆在父親身上。

  長征途中,糧食非常寶貴。翻過雪山,進入藏區。毛主席指示全軍要宣傳和執行黨的民族政策,要得到藏民允許才能買糧食。

  儘管後來買了些糧食,但全軍還是吃不飽。後來,經過藏族“中打鼓”地區休息時,糧食全沒了,父親他們拾了一張爛馬皮準備煮了吃。他們用小刀鑷去馬皮上的毛,把它切成小塊,撿來幹柴,找到一個可煮馬皮的瓦盆,支起三塊石頭搭成灶就煮了起來。但沒想到,瓦盆忽然“嘎吧”一聲破了,馬皮塊和柴灰混成泥糊了。他們又一塊塊從灰泥中夾出來,洗乾淨,又到處找工具,後來父親在先頭部隊住過的地方,找到了打破的半個鐵鍋,一齊動手再煮,終於煮熟了。可吃的時候,大家覺得不對勁,皮子裏的毛刺得嗓子針扎似的痛,怎麼也咽不下去。不吃吧,肚子實在叫苦,林老説:“革命要緊,咬著牙往肚裏吞吧!留得生命在,全國革命就開花。”説得大家都會心地笑了。

  由於籌糧實在困難,每個同志只分得幾斤焙幹了的青稞麥,父親又常常把自己的青稞麥分給傷病員。他覺得多一個人走出草地,就給革命增添一份力量。結果,還沒走出草地,父親的青稞麥就吃完了。徐特立知道後,毫不猶豫將自己節省下來的二三斤乾糧全送給我父親。

  父親不肯收,激動地拉著徐老的手説:“徐老呀,你的年紀比我大,多少天我都看到你老吃野菜,沒有吃糧食,現在你怎麼能把乾糧全送給我,你還是留著吧。”徐老説:“現在是我們講客氣的時候嗎?我的體質比你好,吃點野菜還能對付對付,可你如果再不吃點糧食就不行了,我怎麼也不能看著你倒下去啊。”

  1935年9月,北上的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很快到達陜北,我父親、徐特立、林伯渠、董必武等幾位革命老人和紅軍戰士們也一道結束長征,到達陜北。

  很多年過去了,父親始終不忘生死與共、患難相交的革命情誼。他經常給我們講起長征途中發生在戰友間的感人故事,展現紅軍戰士互相幫助、團結一致、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長征,不能忘記偉大的長征精神,要把長征精神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李桂英]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