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圖解】深改組的1000天

2016年09月26日 15:29:43  來源:共産黨員
字號:    

  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

  ——寫在中央深改組成立1000天之際

  改革永不停頓,發展永無止境。自2013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到今天,已滿整整1000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新一輪改革大潮激蕩神州大地,中國巨輪在劈波斬浪中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航程。

  回首這1000個日日夜夜,改革的鼓點催人奮進,改革的成就鼓舞人心。截至目前,中央深改組共召開了27次會議,審議了162份改革文件。近三年時間裏,各領域標誌性、支柱性改革任務基本上已經推出,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主體框架正在逐步確立。改革舉措數量之多、力度之大、範圍之廣、觸及之深前所未有,不斷夯基壘臺、積厚成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這段不平凡的歷程,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推進改革大業提供了深刻啟示。

  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既需要堅定決心和果斷勇氣,也需要系統謀劃、科學方法。從提出改革任務、制度建設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聚焦、向構建發展新體制聚焦的“兩個聚焦”,到指明改革要有利於增添發展新動力、有利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兩個方向”,從強調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到推動改革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互動,謀劃改革精準發力、精準落地……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觀大勢、謀大事,就如何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改革破局開路指明瞭方向,提供了強大思想動力。“一了千明,一迷萬惑”,正是因為有正確的方向指引,有科學的方法論指導,改革才能涉險灘、動奶酪、啃硬骨頭,突破了一些過去認為不可能突破的關口,解決了一些多年來想解決但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

  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取勢,又要取實。沙灘上建不起高樓,沒有求真務實的態度、狠抓落實的幹勁,再好的改革舉措也難以落地生根。縱觀中央深改組27次會議,“以真抓促落實、以實幹求實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等要求一以貫之,這是改革得以不斷推進的關鍵所在。從倡導領導幹部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到突破“中梗阻”,打通改革“最後一公里”,從提出抓主體責任、抓督辦協調、抓督察落實、抓完善機制、抓改革成效、抓成果鞏固的“六個抓”要求,到部署“三督三察”的改革督察工作,中央深改組始終把抓落實放在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為推進改革不斷注入真抓實幹的正能量。

  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依靠所在,也是最終歸宿所在。近年來,“獲得感”一詞成為深化改革的獨特標識。把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作為改革成效的重要評價標準,溫暖了人心,更凝聚了力量,凸顯改革的民生情懷。無論是戶籍制度改革破冰,還是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改革,無論是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還是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努力讓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近年來,中央深改組會議共審議了40多份涉及社會事業、民生發展的文件,一系列針對民生焦點、難點、痛點的改革舉措相繼出臺,補短板、解疾苦,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讓改革對接民眾所需、民心所盼,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改革不斷深化的力量之源。

  “中國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將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鳳凰涅槃的決心,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觸及深層次利益關係和矛盾,把改革進行到底。”在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宣示中國深化改革的決心與意志。讓我們以真刀真槍、大刀闊斧的氣勢,以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的韌勁,不斷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國夢的新航程上勇立潮頭、揚帆致遠。(新華社評論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