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組合拳嚴打電信詐騙 對犯罪分子下最後通牒

2016年09月24日 06:35: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中國組合拳嚴打電信詐騙 對犯罪分子下最後通牒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張尼)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防範和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通告》。根據《通告》,電信詐騙犯罪分子,在10月31日前拒不投案自首的將依法從嚴懲處,同時明確,電信企業確保今年年底前電話實名率達到100%。9月22日,廣東省公安廳通報,廣東警方日前組織廣州、深圳、珠海等10個市的警力,聯合港澳警方開展代號為“雷霆16”的聯合打擊專項行動。警方行動中偵破跨境涉電信詐騙、毒品犯罪等案件一批,打掉有組織跨境犯罪團夥20個,偵破有組織跨境犯罪案件90余起,抓獲有組織跨境犯罪嫌疑人320余名,繳獲各類槍支30支、子彈7590余發、各類毒品2740余千克、贓款人民幣7000多萬元。圖為廣東警方將129名電信詐騙嫌疑人押解回廣州。

  6部門下最後“通牒”

  ——電信詐騙犯10月底前不自首將從嚴懲處

  為遏制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發展蔓延勢頭,《通告》強調,公安機關要主動出擊,將電信網路詐騙案件依法立為刑事案件,集中偵破一批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團夥、整治一批重點地區,堅決拔掉一批地域性職業電信網路詐騙犯罪“釘子”。

  對於實施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人員,6部門也下了最後“通牒”,明確自《通告》發佈之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在此規定期限內拒不投案自首的,將依法從嚴懲處。

  【解讀】

  “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涉及範圍廣,社會影響和危害大,因此從維護治安與公民財産權益看,應是嚴懲的一類詐騙犯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刑法專家阮齊林對中新網(微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分析稱,電信網路詐騙從法律上講屬於詐騙罪,應按照《刑法》有關法條規定進行定罪量刑。

  記者注意到,針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近年來司法層面也做了相應調整。如,2011年,“兩高”的司法解釋作出了關於懲治詐騙未遂犯等規定,為司法機關依法嚴懲電信網路詐騙提供了明確的規範依據。去年11月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 也明確將洩露公民個人資訊入刑。

  而在阮齊林看來,由於犯罪分子通常有組織地進行異地甚至跨國詐騙,且普遍有整套犯罪手段,導致打擊難度加大,尤其是偵察、取證環節存在難度,因此未來應該在這一領域投入更多精力,提高破案率。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src="/2016/0923/2016923225129.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資料圖。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手機實名制提前落實

  ——電信企業確保今年年底前電話實名率達100%

  《通告》要求,電信企業要嚴格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資訊登記制度,確保到2016年10月底前全部電話實名率達到96%,年底前達到100%。未實名登記的單位和個人,應按要求對所持有的電話進行實名登記,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真實身份資訊登記的,一律予以停機。

  【解讀】

  工信部此前發佈的通知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要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而此次發佈的《通告》則是把實名制的最後期限提前到了今年年底。

  記者注意到,其實不少地區已開始執行不實名就停機政策。三大運營商相關負責人此前對中新網表示,在北京地區,10月15日起將執行非實名就停機政策,分批執行,最晚至10月底,非實名手機用戶全部停機。

  對未實名的手機用戶,天津移動將從9月25日起陸續限制其通信業務,10月8日開始做半停機、停機處理,12月30日將對非實名用戶做銷號處理。

  資料圖

  清理400等電話業務

  ——對違規經營的網路電話業務一律依法取締

  《通告》明確,電信企業要嚴格規範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主叫號碼傳送,全面實施語音專線規範清理和主叫鑒權,加大網內和網間虛假主叫發現與攔截力度,立即清理規範一號通、商務總機、400等電話業務,對違規經營的網路電話業務一律依法予以取締,對違規經營的各級代理商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一律由相關部門吊銷執照,並嚴肅追究民事、行政責任。移動轉售企業要依法開展業務,對整治不力、屢次違規的移動轉售企業,將依法堅決查處,直至取消相應資質。

  【解讀】

  早在今年在4月,工信部網路安全管理局、資訊通信發展司、資訊通信管理局會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緊急約談了三家實名制落實不到位的行動通訊轉售企業(虛擬運營商)。要求三家企業立即對本公司實名制開展情況全面排查,認真進行整改。

  隨後工信部發佈《關於加強規範管理 促進行動通訊轉售業務健康發展的通知》進一步要求轉售企業,也就是虛擬運營商,立即開展自查自糾,在1個月內,對前期未實名登記、虛假登記的電話號碼,完成用戶身份資訊補登記等工作。此次發佈的《通告》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對違規經營的網路電話業務的打擊力度。

  資料圖孫權 攝

  規定ATM轉賬到賬時間

  ——12月起用ATM機向他人轉賬,24小時後才能到賬

  《通告》規定,自2017年起,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對經設區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卡)或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賬戶(卡)或支付賬戶的單位和個人,5年內停止其銀行賬戶(卡)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所有業務,3年內不得為其新開立賬戶。

  對經設區市級及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為被不法分子用於電信網路詐騙作案的涉案賬戶,將對涉案賬戶開戶人名下其他銀行賬戶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戶暫停全部業務。自2016年12月1日起,個人通過銀行自助櫃員機向非同名賬戶轉賬的,資金24小時後到賬。

  【解讀】

  用撿來的身份證開設銀行賬戶,冒充學校領導實施連環騙,用他人身份證冒名辦理銀行卡交易數百次……近年來,冒用他人身份開立銀行賬戶甚至進行犯罪的案件頻發,引發公眾不安。此次,《通告》對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銀行賬戶(卡)或支付賬戶,以及假冒他人身份或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銀行賬戶(卡)或支付賬戶等不法行為的懲處措施均進行了明確,進一步加大了對公民個人資訊安全的保護力度。而規定ATM向他人轉賬後資金到賬時間,也降低了經濟損失風險。

  蘭州市公安局城關分局民警歷時6個多月,先後往返隴粵兩省多個地區上萬公里,摧毀了以航班延誤退改簽為誘餌的電信詐騙團夥,6名犯罪嫌疑人分別在廣東深圳、東莞、順德等地被抓獲,並於8月7日被押解回蘭州。 馮忠海 攝

  多部門出組合拳打擊電信網路詐騙

  高考錄取新生被諞後心臟驟停離世,清華教授遭電信詐騙損失千萬賣房款……近期,電信網路詐騙案頻發,犯罪分子行為之猖獗引發公眾關注。針對這一形勢,從去年開始,中國官方對電信詐騙犯罪行為,高密度出臺嚴打舉措,措施嚴厲、標本兼治。

  2015年6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由23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

  同年7月,工信部印發《綜合治理不良網路資訊 防範打擊通訊資訊詐騙行動工作方案》,部署通信行業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行動。隨後的10月,國務院專門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就做好治理工作進一步明確任務和要求。

  就在本月,銀監會與公安部又頒布實施新規,要求公安機關要依法實施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工作。公安機關負責查清被害人資金流向,及時通知被害人,並對權屬明確的被害人財産作出資金返還決定,實施返還。

  23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上,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強調,雖然打擊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的高發勢頭仍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針對當前公民個人資訊洩露亂象,部際聯席會議決定,在全國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打擊侵犯公民個人資訊專項行動。

  此外,郭聲琨強調,凡是因行業監管責任不落實,導致相關企業單位未有效履職盡責的,要對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問責。凡是因防範、整治、打擊措施不落實,導致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問題嚴重的地區,要實行綜合治理“一票否決”,並追究黨政相關負責人的責任。

  來自公安部方面的消息顯示,今年1至8月,全國共破獲電信網路詐騙案件7.1萬起,同比上升2.4倍;查處違法犯罪人員3.8萬名,同比上升2.5倍;收繳贓款贓物折合人民幣16.5億元,為群眾避免損失36.4億元。(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