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紅色地標上的“山景”合作社

2016年09月20日 10:46:15  來源:中新網
字號:    

道路兩旁的梯田。中新網 種卿 攝

  道路兩旁的梯田。中新網 種卿 攝

  一側是煙霧繚繞的群山梯田,一側是養殖了數百隻土雞的新型合作社,以及種植著成片百合的田地。走在這樣的鄉間小路,記者不禁對這個擁有靜謐“山景”的合作社充滿好奇。

  9月19日,中新網記者跟隨網路媒體“走轉改”採訪團一行走進蘭州七里河區魏嶺鄉沈家嶺村,這裡正是解放蘭州戰役沈家嶺戰場遺址所在地。依託紅色文化資源,沈家嶺村的精準扶貧工作日趨多樣化,從紅色旅遊、“一畝地”經濟,到造血式扶貧的特色勞務品牌培養;再到建立“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新模式,落實到戶、落實到人是其堅守的原則。

  談起自己的養雞合作社,蘭州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俊霞難掩笑意,“我們這裡養的土雞是純天然的,餵養野菜,雞蛋個頭雖小,但打在碗裏是紅紅的,在市面上已經很少見了。”

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俊霞介紹土雞養殖情況。中新網 種卿 攝

  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俊霞介紹土雞養殖情況。中新網 種卿 攝

  作為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高俊霞也曾為了糊口外出務工,近幾年才回到家鄉生活,今年一月成立合作社時被委以重任。為什麼會選她,幹勁十足是一個重要原因。“合作社肯定會越來越好,現在周邊的貧困戶陸陸續續加入合作社,力爭到2016底社員將發展到50戶以上,每戶養殖土雞100隻以上”,高俊霞的“野心”著實不小,養殖場旁邊的土地還種植著百合,預計年底平均每戶社員的種植面積將達到5畝以上。

高俊霞展示雞蛋。中新網 種卿 攝

  高俊霞展示雞蛋。中新網 種卿 攝

  初具規模的産出,到底能帶來多少收益?高俊霞向記者透露,以土雞養殖為例,刨去人工、飼料餵養等成本,進入市場後,一隻雞的純利潤在20元左右,只此一項就能讓養殖戶年增收千元以上。

  不同於普通的農業合作社,沈家嶺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還肩負著精準扶貧的任務,以“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新型經營模式,建立合作社和貧困戶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統一生産資料供應、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組織産品銷售等,幫助貧困戶解決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問題。

蘭州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新網 種卿 攝

  蘭州沈家嶺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新網 種卿 攝

  得益於此,原扶貧戶朱元寶和王世發兩家順利摘掉“窮帽子”,不但享受到了百合油脂母籽補貼、駕照補貼、農村合作醫療等各類福利優惠;還在傳統農業基礎上,學技術、跑運輸、外出務工,掌握了自力更生的本領,每人平均收入從2013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上萬元。(種卿)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