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退學博士舉報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造假:資質造假非實驗造假

2016年09月20日 09:04:13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在公開舉報具有“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資質的中國農科院實驗室後,魏景亮的名字已經不可避免地和“轉基因”捆綁。他的舉報材料稱,他曾就讀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旗下的實驗室,存在大規模“趕作業”式的檔案造假問題。隨後的輿論風暴,其實都在魏景亮的預料之中。

  一個國家轉基因檢測實驗室被指造假,魏景亮的槍瞄準了實驗室,但沿途卻在“轉基因”的草地裏撩起火光。魏景亮所説的“造假”,“假”在哪兒?這場始於實驗室,發酵于轉基因的事件,將如何收場?

  此刻,中國農業科學院退學博士魏景亮的實名舉報信還挂在各門戶網站的顯要位置。數萬條評論,舉目都是對轉基因技術的謾罵。但事實上,從魏景亮4年前成為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遺傳育種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到2014年轉為碩博連讀,轉基因,一直與他的專業密切相關。讓轉基因技術成為靶子,這並非魏景亮的學術立場。他坦承,他最早發帖時所起的標題“爆料: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造假”,把“轉基因”三個字放進去是經過考慮的。

  魏景亮説:“如果它不是轉基因的實驗室,是別的實驗室,這個爆出來肯定沒有多少人關注,也肯定不會出現這些熱點的問題。一開始我寫第一篇(文章)的時候肯定是有這方面考量的。我做這個事情雖然是會被‘反轉’的人利用,我也看到很多反轉的人轉過去就直接説‘轉基因就是有毒有害’。我鬥爭了很長時間,否則我很早就可以在網上發佈了。”

  “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這是魏景亮所在實驗室最響亮的一個頭銜。根據他的舉報材料,2015年5月中旬,實驗室接到通知,三年一度的轉基因檢測中心的檔案檢查將在7月份進行。由於實驗室有日常的科研任務,因此轉基因檢測中心日常工作中需要的所有過程性檔案都沒有記錄,為了通過檢查,三年的檔案必須在之後的一個多月裏補齊。“造假”一説,由此而來。

  “‘假’是怎麼界定的?如果沒有涉及到具體的結果是假的話,這個‘假’有多大危害?”

  “我説的‘假’,不是實驗造假,而是資質造假。三年一度的國家檢查是資質認證,就是判斷你有沒有資格繼續來做這件事。它三年的工作沒有做,兩個月內集中完成,就是説它本身沒有資格,但是它拿這套東西出來向國家假裝自己有資格,這是檢測資質的造假。”

  “據您的朋友、同行,據您的了解,同樣的問題在多大的範圍記憶體在?”

  “非常大,這個問題一定非常嚴重。”

  “我們能不能簡單地界定説,這個問題雖然發生在一個轉基因的實驗室,但其實有問題的不是‘轉基因’,而是‘實驗室’?”

  “對,這個我承認。出問題的肯定是實驗室的管理,而不是轉基因。只是因為它碰巧是轉基因的實驗室。”

  魏景亮説,自己的訴求很簡單,“第一是督促國家解決制度漏洞或者有一些檢測中心個人的漏洞,第二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更多關於轉基因的知識,能更理性地看待這個問題。”

  中國農業科學院通報,農業部聯合調查組將於今天(20日)進駐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開展核查工作,魏景亮的第一個訴求實現可期;但他向老百姓科普轉基因安全性的願望,似乎離實現越來越遠。在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學院教授羅雲波看來,由於缺乏專業知識和鑒別能力,所謂“造假”的危害,在輿論中已經被過度放大。

  羅雲波認為,“帽子戴得很大,叫‘國家轉基因檢測中心’,實際上這個帽子不應該這樣戴,它只是‘之一’,農業部至少有四十多個,(它是)眾多的中心裏,有這種資質的一個,而且是運作得很少的一個中心。消費者一定不要有一種概念説我們所有的食品都是出自於這個檢測中心檢測出來的結果,不是這樣的。它就是因為沒有檢測的活兒,要無中生有編一些,保持這個中心的存在。”

  無論是資質還是知名度,羅雲波所在的農業部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都位於全國第一序列裏。對於同行實驗室涉嫌造假的消息,他坦率回應,並不罕見,“實驗室的運作過程中肯定是有問題的,它沒有嚴格按照檢測中心的規範來運作。我們在審核上可能也是有一些疏漏。”

  但如果舉報屬實,羅雲波也並不認可“造假”的提法。“把黑的説成白的,這叫造假,關乎安全。它根本沒做這個實驗,就編一些工作來做,這個跟實驗數據的造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費者不要因為這個對轉基因的安全産生質疑。”

  兩個平行的採訪中,農業轉基因領域的權威之一羅雲波和實驗室舉報者魏景亮達成了某種一致。儘管以“造假”為標題,魏景亮對實驗室存在問題的本質,仍然以相當程度的坦率來承認。在他看來,“可以認為這不叫科研造假或者學術造假,但資質造假、認證造假,我認為也是造假的一種。實際上我同意,這件事情沒有産生很嚴重的後果,因為我們沒有接過外來的樣品,也沒有檢測過國家給的重大任務。”

  實驗室並未産生實際危害,是因為其根本沒有承擔相應的檢測任務。作為科研者,從事不存在的科研工作,無疑是一種諷刺。對此,同行的羅雲波是能夠理解其動機的,“我估計作為科學家來講,很多時候他可能認為自己擁有一個國家認可的轉基因檢測中心或檢測實驗室比拿錢更重要。”

  如果這是實驗室負責人的動機,魏景亮的動機又是什麼?網上對他的攻擊多集中于他經商退學的個人經歷,對自己曾經有的問題,他承認,對自己與農科院的不睦,他也承認:“我都退學了,肯定是積累了很多東西,但是我的怨氣起不到什麼關鍵性的作用吧。我的錯誤我是承認的,我退學也是接受自己的錯誤。對於導師犯的錯誤,我認為他們也應該承擔責任。”

  魏景亮昔日的實驗室就像冬日裏一片平靜的冰面。巨石砸在冰面正中,砸出一個大窟窿。

  但這個窟窿並不是圓的,整個冰面上都是裂紋和碎落的冰碴。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