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近平眼中網路安全和資訊化的辯證關係

2016年09月20日 08:31:18  來源:光明網
字號:    

  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群眾福祉的重大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重要論斷:“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深刻闡述了網路安全資訊化發展的辯證關係,指出“網路安全和資訊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

  一、我國已成網路大國,但離網路強國還有距離

  1994年的4月20日,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我國首次接入國際網際網路。22年來,我國網民數量迅速增加、網路建設成就斐然。據中國網際網路網路資訊中心發佈的《第38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6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10億,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佔92.5%;國內域名總數3698萬個,網站近454萬家。根據市值排名,全球十大網際網路企業中我國有4家。截止2015年底,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到4.13億,全國資訊消費整體規模達到3.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8萬億元。被譽為“網際網路女皇”的凱鵬華盈(KPCB)合夥人瑪麗米克在2016年度《網際網路趨勢》報告中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網際網路領袖。“網路大國”的稱號實至名歸。

  伴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路安全問題逐步顯現。木馬和僵屍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惡意程式、拒絕服務攻擊、安全漏洞、網頁倣冒、網頁篡改等網路安全事件多有發生,基礎網路設備、域名系統、工業網際網路等我國基礎網路和關鍵基礎設施依然面臨著較大的安全風險。據國家電腦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發佈的《中國網際網路網路安全報告》,2015年共發現10.5萬餘個木馬和僵屍網路控制端,控制了我國境內1978萬餘臺主機;通過自主捕獲和廠商交換獲得移動網際網路惡意程式數量近148萬個,較2014年增長55.3%,主要針對安卓平臺;2015年前三季度,攻擊流量在1Gbit/s以上的DDoS攻擊次數近38萬次,日均攻擊次數達到1491次。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我國面臨的網路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日益複雜和多元,離網路強國目標仍有一定差距。

  二、網路強國戰略建設進入快車道

  面對網際網路技術和應用飛速發展,網路安全形勢日漸複雜,原有管理體制亟待更新完善。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擔任組長,體現了我國領導層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的意志,更顯示出在保障網路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資訊化發展上的決心。這是我國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國家戰略邁出的重要一步,標誌著我國從網路大國加速向網路強國挺進。

  網際網路作為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大的發明,已經融合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而它的魔力才剛剛露出冰山一角,它將給世界帶來更大、更徹底的變化,甚至有人説網際網路有改變一切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際網路時代對人類的生活、生産、生産力的發展都具有很大的進步推動作用。”正是基於未來發展戰略考慮的高度,2014年2月,中央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中提出,從網路大國發展為網路強國列為國家戰略;十八屆五中全會又建議將網路強國戰略納入“十三五”規劃的戰略體系之中。實施網路強國戰略,成為黨和國家在資訊時代實現國家強盛和民族振興的重大決策部署。

  三、建設網路強國需要“兩翼”和“雙輪”均衡發展

  網路強國猶如時代之“雄鷹”和“列車”,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便是其“一體之兩翼”和“驅動之雙輪”。建設網路強國,既要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也要推動資訊化發展,讓這“兩翼”和“雙輪”均衡發展,為國家早日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提供強大動力。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隨著資訊技術創新發展,網路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網路安全的內涵也在不斷擴展。網路攻擊、網路詐騙、網路侵權時有發生,網上黃賭毒、暴力恐怖以及網路謠言等有害資訊屢禁不止,嚴重危害國家安全、損害人民利益。建設網路強國,首先要把好“安全關”,守好“底線”,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要警惕那些直接進行看得見的破壞的“駭客”,更要警惕那些進行著看不見的破壞但影響更為惡劣的“黑手”,不僅要守護個人的資訊安全、財産安全,更要捍衛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安全,甚至是國家主權和政治安全。以安全保發展,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做好網路安全工作不是某個機構、某個部門的事,需要全社會的參與。這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戰略統籌,加快制定網路安全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立足全球化網路環境,統籌補齊在基礎設施、法治環境、人才支撐、國際治理等方面的短板;創新改進網上宣傳,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綜合治理網路生態;加快制定急需的網路安全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加強自主創新,解決核心技術,建設網路安全保障體系;加強網路安全宣傳和普及教育,提高對網路攻擊的溯源能力,加大對黑色産業的打擊力度。

  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資訊技術日新月異,以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為特徵的資訊化浪潮蓬勃興起。資訊已經成為像水、電、氣等基礎設施一樣的生活必需品,資訊化發展正逐步演進成一場全方位的社會變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深刻影響著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軍事等領域。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增強發展新動力,需要將資訊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加快釋放資訊化發展的巨大潛能。

  大力發展資訊化,需要宏觀謀略與微觀實踐相結合。要落實好《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以資訊化驅動現代化為主線,以建設網路強國為目標,著力增強國家資訊化發展能力,提高資訊化應用水準,優化資訊化發展環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把創新發展作為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髮展主動權;最大程度發揮資訊化的驅動作用,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網際網路+”行動計劃,引導新一代資訊技術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優勢新興業態向更廣範圍、更寬領域拓展;切實防範、控制和化解資訊化進程中可能産生的風險,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讓資訊化造福社會、造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

  資訊技術和産業發展程度決定了資訊化的發展水準。這要求加強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資訊採集、處理、傳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要制定全面的資訊技術、網路技術研究發展戰略,下大氣力解決科研成果轉化問題。要出臺支援企業發展的政策,讓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成為資訊産業發展主體。

  四、結語

  建設網路強國,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資訊服務,繁榮發展的網路文化;要有良好的資訊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資訊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路安全和資訊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網際網路國際交流合作。建設網路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資訊經濟全面發展、網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中國的網路強國戰略是“網路安全”與“資訊化”兩翼齊飛、雙輪驅動的戰略。建設網路強國,既要解決網路安全問題,也要加快發展資訊化,讓這“網路安全”與“資訊化”協調一致,同步前進,為“網路強國”保駕護航。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推進網路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國家和人民。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