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勇立潮頭聽“浙”聲:經濟生意盎然 百姓安居樂業

2016年09月03日 19:00:00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錢塘自五代時,不煩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樂。”900多年前,歐陽修在《有美堂記》裏寫道。

  錢塘繁華,百姓富足,正是當下浙江的生動寫照。勤勞勇敢的浙江兒女,克服資源稟賦先天不足,依靠靈活的體制機制,走出了民營經濟的一片廣闊天地。儘管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遭遇嚴峻挑戰,但浙江聚焦經濟轉型、結構調整,以“八八戰略”為總綱,歷經數年勵精圖治,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組合拳,畫出了一條漂亮的上升弧線。

  在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下,浙江經濟實現了“半年紅”。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7.7%,增速高出全國一個百分點。

  從經濟結構來看,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2.1%。第三産業趕超第二産業是工業化國家的必經階段,自2014年以來浙江第三産業進入快速增長期,如今,三産佔比仍在不斷提升。

  工業經濟回穩向好,持續發揮穩增長的重要作用。一度拖全省經濟發展後腿的工業經濟,今年以來呈現逐月回升態勢,尤其今年3月以來,全省工業增速重新步入了快於全國的軌道。同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速已連續28個月好于全國。

  經濟富庶,安居樂業。2015年,浙江全體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5537元,高出全國平均水準13571元,居全國各省區首位。其中,城鎮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43714元,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21125元,分別連續15年、31年居全國各省區首位。今年以來,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增長。

  一方面千方百計為百姓增收致富,另一方面精準扶貧低收入家庭。到2015年底,浙江已全面消除家庭每人平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現象,我省這個4600元的扶貧標準比國家標準高出整整一倍。

  倉廩實而知禮節。生活富足了,百姓對工作生活的環境也有了全新需求。浙江越來越堅定“不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而是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持續深入推進,為百姓找回曾經的山清水秀、魚肥鳥鳴。

  社會民生保障持續不斷加強。我省各級政府每年財政收入中用於公共服務支出的比例越來越高,三農投入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在“浙”裏,安居樂業不是夢。

[責任編輯: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