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院士:中國“隱性饑餓”人口數量達到3個億

2016年09月03日 08:45:48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目前,全球約有20億人在遭受‘隱性饑餓’,我們國家‘隱性饑餓’的人口數量達到3個億。”9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在《産業前沿技術大講堂》作專題報告時指出,2015年我國糧食總産量超過了6億噸,數量上已基本能夠滿足人民需求,但是“質”的問題卻沒有解決:長期微量營養素的缺乏和失衡,導致大量國人、尤其是偏遠山區的貧困人群營養不良,並由此引發各種慢性疾病。

  肚子飽不是真的“飽”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膳食中缺乏維生素、礦物質稱為“隱性饑餓”。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病狀況報告(2015)》顯示,我國民眾膳食結構多存在不合理,鈣、鐵、維生素A、維生素D等礦物質和維生素沒達到推薦攝入量。

  “人體健康除了需要碳水化合物、脂類、蛋白質等大量營養素外,還需要鈣、鐵、鋅等16種礦物元素以及13種維生素。”萬建民説,如果必需的微量營養素長期攝入不足或失衡,身體雖然感覺不到饑餓,但健康卻在無形中受損。

  多項研究表明,“隱性饑餓”會導致出生缺陷及發育性殘疾,增加兒童和孕婦死亡率,嚴重影響一個國家的人口素質和經濟發展。

  萬建民透露,2016年5月,他在貴州銅仁和湘西兩地開展精準扶貧工作時發現,當地兒童的營養狀況與十年前相比,改善的幅度“非常非常小”,蔬菜、水果、蛋白質缺乏以及人口營養不良的問題沒有根本性解決。

  對此,他強調:當前糧食生産不僅要關注“量”的滿足,更應注重從營養角度評價糧食安全性。

  “生物營養強化”應對接精準扶貧

  那麼,“隱性饑餓”有沒有解決辦法?目前,業界公認的技術手段是“生物營養強化技術”。

  2004年,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在全球範圍啟動了“國際生物強化項目”,並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開展中國生物營養強化項目。

  所謂“生物營養強化”,就是通過育種或栽培手段提高現有農作物中能為人體吸收利用的微量營養元素的含量。不同於普通的營養強化,“生物營養強化”聚焦于植物自然生長過程中的基因性強化,而非合成加工過程中的人為添加。

  據了解,項目啟動至今,已培育出十多種營養強化作物品種/係,包括鐵、鋅、維生素A原、葉酸等多種微量營養素及玉米、甘薯、小麥、水稻等作物。“其中‘中麥175’目前已在5個省市示範種植。”萬建民透露。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生物強化項目副主任張春義認為,隨著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和大數據處理系統的應用,基於分子設計的個性化作物育種將成為生物營養強化的趨勢。

  所以,“生物營養強化可以做成一個精準扶貧項目,瞄準特定貧困人群,針對當地缺乏的營養元素種植相應的作物品種,實現營養扶貧的目標。”儘管沒有直接參與生物營養強化的工作,但是萬建民在會上一再呼籲和建議,儘快成立匯聚科研機構、金融機構、仲介和企業等多方資源的聯盟組織,讓營養強化技術和産品實現産業化應用,“服務百姓家庭,特別是貧困地區兒童”。

  (科技日報北京9月2日電)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