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大家談】G20杭州峰會為國際稅收新秩序貢獻中國力量

2017年01月13日 10:27:5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國際稅收是全球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球經濟規則協調的重要內容。建立公平高效的國際稅收體系,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有力保障。G20杭州峰會開幕在即,作為G20主席國,中方在G20平臺上提出構建全球稅收新秩序理念,為下一階段國際稅收改革指明方向,推動各方攜手共建有利於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國際稅收新秩序。(8月30日新華網)

  自從習近平主席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G20峰會上提出“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提高稅收徵管能力”這三點主張以來,中國一直在全球合作平臺上倡導中國在稅收治理方面的相關思路。今年中國作為G20峰會東道國,提出構建全球稅收新秩序理念,得到了相關成員國的廣泛認可,也為全球稅收新秩序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際上,從全球經濟治理和G20峰會主題來看,稅收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次杭州峰會確定的主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每一項任務的落實都離不開稅收的支撐。

  首先,在創新方面,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即通過稅式支出等市場化調控手段來扶持和激勵創新,讓創新元素競相迸發。

  其次,在活力方面,要推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就需要最大限度激發經濟增長的活力。如何才能激發活力?結合目前全球經濟出現的問題,最大的障礙就是債務問題和結構性問題。特別是債務問題,與各個國家的財政收入緊密相關,而打擊國際逃避稅,可以有效增加各國政府財力,有助於化解債務危機。

  第三,在聯動方面,就是要求世界各經濟體要相互參與、互動發展,推進投資貿易的便利化、低成本化,最大限度減少關稅壁壘,這直接涉及到國際稅收合作的問題。

  最後,在包容方面,就是要實現生産性就業崗位的高增長,確保機會平等的社會包容性,併為最弱勢群體建立起社會安全緩衝網。因此,包容,説到底就是要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這與我國五大發展理念中的“共用發展”相契合。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稅收政策,特別是針對低收入群體的定向調控減稅等政策來支撐。

  中國在G20平臺上提出的有關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及增強稅收透明度等舉措,可以説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性,是國際稅收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特別是在一些領域中,中國不僅發揮了協調推動作用,而且注入了中國改革的相關元素,輸出了中國方案,比如旨在防止惡意稅收籌劃、打擊國際逃避稅的“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就是典型的例子。據新華網報道,2016年中國擔任主席國之後,積極引導BEPS包容性框架治理結構的設計和實際組建工作,最終推動框架成功建立並吸納80多個成員轄區,中國更當選為框架副主席,增強了中國在國際稅收領域的規則制定權和話語權。

  又例如,中國在G20財金渠道下繼續推動稅收透明度工作大幅前進,包括核準了識別稅收透明度不合作轄區的客觀標準,並鼓勵尚未簽署多邊稅收行政互助公約的國家簽署該條約。迄今,已有上百轄區承諾實施稅收自動情報交換標準。

  另外,中國還關注稅收和發展問題,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國內資源動員能力,加強其在國際稅收方面的能力建設。特別是中國與G20成員共同努力,發起了亞的斯稅收倡議等技援機制,並率先垂范提出將建立國際稅收政策研究中心,作為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知識分享的平臺。

  在當前全球經濟規則日益受到重視的大背景下,中國積極倡導稅收治理方面的相關思路和舉措,有力地推動了全球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穩步前進。我們有理由相信,即將舉行的G20杭州峰會,必將為未來國際稅收新秩序的構建,以及實現全球經濟從復蘇到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進一步貢獻中國力量。(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李寧)


  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徵稿啟事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