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視頻:學習蘇區精神,弘揚革命傳統

2016年08月30日 16:23:36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原標題:【網路媒體走轉改】視頻:學習蘇區精神,弘揚革命傳統)

  http://newscenter.southcn.com/n/2016-08/29/content_154789096.htm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位於江西興國縣將軍園旁,建成于2005年10月,是全國唯一以蘇區幹部作風為內容的陳列館。

  陳列館共分5個部分,即:調查研究、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廉潔奉公;關心群眾、執政為民;模範帶頭、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繼往開來。陳列館佔地1300平方米,有6個展廳,通過2000多件珍貴文物、圖片以及實物、場景、多媒體影視合成等形式,向人們展示當年蘇區幹部在艱苦的戰爭環境下,密切聯繫群眾,執政為民,創造了第一等工作的優良作風,以及今天興國幹部群眾良好的精神風貌。

  蘇區幹部好作風,是在艱苦卓絕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領導蘇區廣大居民創建、鞏固、保衛、建設中央革命根據地中精心培育形成的。

  一進入陳列館,講解員就用客家話給我們唱起了那首當年江西蘇區流行的膾炙人口的山歌:“蘇區幹部(那個)好作風(哎),自帶乾糧(那個)去辦公(喲);日著草鞋(那個)幹革命(哎),夜走山路(那個)訪貧農(喲)”。

  當年在群眾中傳唱的這首山歌就很好地詮釋了蘇區幹部好作風的內涵。

  當年蘇區廣大幹部與群眾同甘共苦,著草鞋,穿粗布衣,和群眾一起開荒種地,修橋鋪路,打井抗旱,住的是普通民房,吃的是紅米飯、南瓜湯。他們心裏想著群眾、辦事為了群眾,牢記黨和蘇維埃政府的宗旨,自覺地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從而贏得了蘇區廣大群眾對黨的事業的真心擁護和支援,建立了血肉相聯的黨群幹群關係。

  興國幹部堅定的信仰,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關心群眾疾苦、嚴格自律的工作作風,形成了戰無不勝、堅不可摧的內部堡壘。

  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內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一個個場景都真實地反映了當年中央蘇區幹部工作的風采。比如那組蘇區幹部夜訪群眾的蠟像,手提馬燈的的蘇區幹部在星夜大村婦的指引下,沿著田間小道走訪群眾,聽取群眾意見。

  比如那反映毛澤東在蘇區調查研究的蠟像,當年毛澤東等革命家就是這樣搞調查研究的,毛澤東也由此寫出了《興國調查》、《長岡調查》等光輝著作,指引著中國革命前進的道路。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乾糧去辦公;日著草鞋幹革命,夜走山路訪貧農”,離開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這支山歌仍在我們的耳邊迴響。

  過去,正是有了一大批作風優良的好幹部,才推動著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今天,在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征程上,蘇區幹部好作風從來沒有過時,並且顯得彌足珍貴,更要我們發揚光大。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