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路媒體走轉改】瑞金華屋:曾經貧窮“紅軍村”如今成“世外桃源”

2016年08月27日 21:43: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中國經濟網8月27日訊(記者 王炬鵬)曾經貧窮的“紅軍村”華屋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如今儼然成為了一片“世外桃源”。

  葉坪鄉華屋位於瑞金市東南部,因整個村莊姓華,故稱華屋。蘇區時期,僅43戶人家的華屋,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革命,其中20人為革命事業英勇獻身,留下了“華屋17棵松”的感人故事,是遠近聞名的。

  2012年以前,由於戰爭創傷、資源匱乏、耕地貧脊、勞動力短缺等原因,華屋貧困程度極深,119戶中有103戶居住在透風漏雨的土坯房中,其中8戶還因土坯房倒塌被迫租房居住。每人平均純收入僅2000元左右,不足全市平均水準的一半。因此,附近村莊甚至有“有女莫嫁華屋郎”的説法。

  

  華屋昏暗破敗的老房子。

  2012年6月28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國務院關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臺,蘇區振興發展的東風吹遍了贛南大地每一個角落,華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了解,華屋村經過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平整土地、統一施工建設、統一分配住房,建成了66套整齊劃一、錯落有致、具有濃厚客家風情的住房,每戶佔地面積90平米左右,兩層半的建築面積共225平米左右。

  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原有土坯房進行了修繕,並布展了傳統農耕文化,延續了歷史文脈。還在村裏興建了富有特色的標誌性入口景觀、村史館、農民戲臺等基礎設施,在山上種植了油茶、臍橙,田裏種植了果蔬。

  

  華屋村村民現在居住的寬敞整潔的“小洋樓”。

  華屋發動村民組建了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産業,形成了“山上種油茶、田間種蔬菜、荒坡養蜜蜂”的産業發展格局,油茶種植面積300畝,蔬菜及瓜果種植面積176畝,養蜂300多箱,還設立了農村e郵服務站點,幫助農戶銷售農産品。富民産業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群眾的增收致富,大部分群眾還清了建設新房的欠款,41戶群眾脫貧致富、佔原總貧困戶數的70%。

  村裏還新建了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室、村民文化活動中心、老年頤養之家、婦女之家、留守兒童之家、籃球場、農家書屋,鋪設了自來水廠管道,改造了防洪堤,新修了連接國道的大橋及村內的迴圈路、遊步道,新建了公廁及垃圾處理設施,方便了群眾生産生活,讓群眾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2014年,村民華水林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小洋房”,房子造價13.3萬元,政府各項補助就有5萬多,他只花了8萬左右。“之前靠打工為生,一個月最多賺2000多元,現在在家門口的大棚裏種植辣椒、黃瓜等時令蔬菜,收入高多了,去年凈收入有4萬餘元。”華水林高興地對記者説。

  如今的華屋背靠青山、面向田野、綠水環繞、環境優美,儼然成為了“世外桃源”。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