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在行動”系列報道(之七):以精準扶貧為牽引托起群眾小康夢

2016年08月16日 13:20:24  來源:國家發改委
字號:    

   編者按 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為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老區脫貧攻堅工作擺在了突出重要位置。2015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援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對老區開發建設和脫貧攻堅進行部署。在國家發改委地區司的指導和推動下,各地主動作為,探索形成了一批脫貧攻堅的好做法好經驗。中國改革報正在推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在行動”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在行動”系列報道(之七):

  以精準扶貧為牽引托起群眾小康夢

  甘肅省慶陽市提出“五個一”扶貧模式“十二五”期間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2%

   這裡是原陜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甘肅省唯一的革命老區,被譽為“永遠的紅區”。 同時,這裡也是全省扶貧開發重點地區。2014年以來,甘肅省慶陽市創新實施“五個一”工作模式,扶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 “十二五”期間共實施整村推進項目423個、整鄉推進項目21個,全市減少貧困人口64.86萬人,西峰、正寧、合水3個縣區整體脫貧,157個貧困村、20.27萬貧困人口甩掉貧困帽子,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2%,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945元,貧困人口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549元。

   “五個一”找準扶貧突破口

   2015年,慶陽市著力打好以通村道路為牽引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以農民“五變”為內容的富民産業培育兩大攻堅戰,初步探索出了“圍繞一條主線——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弘揚一種精神——南梁精神,緊扣一個核心——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遵循一個原則——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建立一套機制——駐村幫扶、資金幫扶、脫貧激勵、逢提必下”的“五個一”精準扶貧工作模式。

   “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個核心,做到六個精準是發力重點。”慶陽市委書記欒克軍説。

   具體來説,在對象精準上,精準建檔立卡,完成大數據管理平臺基礎數據錄入工作,對所有貧困人口實行動態管理,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市有數據庫。

   在目標精準上,堅持先易後難、逐步推進的原則,科學確定脫貧目標,合理確定脫貧時序,列出時間表,制定流程圖。

   在內容精準上,根據各村各戶不同情況,精準確定扶貧項目。

   在措施精準上,堅持資金精準投入,堅持精準配置幫扶力量。整合各類涉農資金,依據需求清單切塊下達到村到戶,精準用於特困片帶和貧困村、貧困戶。

   在保障精準上,市縣鄉各級黨委、政府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主責,把最優的資源、最強的力量向扶貧一線傾斜,緊盯扶貧內容和項目的落實。

   在考評精準上,建立以減貧結果為導向的考評機制,精准考評到鄉到村到戶、到每一個幫聯幹部。

   基礎設施建設打牢脫貧基礎

   “彎彎曲曲的羊腸小道,就像繩索一樣把群眾與貧窮、落後、閉塞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脫貧致富舉步維艱。”在欒克軍看來,實施脫貧攻堅最大的困局是道路交通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

   2015年,在以通村道路為牽引的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中,慶陽共投入“六大基礎扶貧工程”資金達78.86億元,佔總投資的78.82%,著力改善貧困地區群眾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住房難等問題。其中,農村公路建設共投資26.7億元,新修通村公路324條、3173公里,任務佔到全省的1/3,5個縣(區)年內實現了所有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目標,全市通暢率達到91.3%。

   今年3月中旬,再次走進正寧縣周家鎮惠家垣村,新修的水泥路一直通到了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家門口,村裏建成了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衛生室和文化室。

   今年60多歲的李成成祖祖輩輩都住在山後的窯洞裏,上山下山只有一條很窄的土坡路通行。如今,全家人即將喜遷新居,告別住窯洞的日子。在政府的扶持下,家裏蓋起了4間新瓦房,出門就是水泥路,打開龍頭就有自來水。

   惠家垣村村主任李永鵬説:“基礎設施的逐步改善,不僅讓整村面貌發生大變化,也改善了村民的生産、生活條件,脫貧致富更有信心了。”

   因戶施策打贏定點“突破戰”

   在合水縣肖咀鄉西溝村西峁組,養殖大戶李爭爭在當地小有名氣。2014年年初,在外打工的李爭爭得知,貧困戶發展産業有政策扶持,他懷揣著打工多年積攢下來的幾萬元,回到家鄉搞養殖。

   為了扶持養殖戶的産業發展,合水縣交通局在西溝村西峁組和東峁組修了10公里的下山砂石路,外地客商的拉貨車直接開到了養殖戶的家門口。肖咀鄉幫扶工作隊積極爭取項目,為西峁組架通了動力電,並且為李爭爭的養殖場接通4公里的自來水管道,為擴大養殖規模打好基礎。李爭爭説:“一路走來,有政策扶持解決資金和技術問題,有駐村幹部幫助解決基礎設施,發展産業就不愁了。”

   肖咀鄉副鄉長張濤表示,精準扶貧實施以來,對於有産業發展條件和意願的貧困戶扶持發展産業,缺資金的,幫助申請發放精準扶貧貸款;缺技術的,組織群眾到鄉、縣、市參加養殖、種植培訓,需要什麼培訓什麼。

   慶陽市提出切實突出精準性,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技能培訓、促進多元就業實現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的貧困戶,通過生態移民、易地搬遷實現脫貧;對生態特別重要或十分脆弱地區的農戶,通過退耕還林、生態補償實現脫貧;對因學返貧和貧困代際傳遞的農戶,通過免費教育、捐資助學實現脫貧;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農戶,通過醫療救助、民政救濟實現脫貧;對喪失勞動能力及殘疾智障、鰥寡孤獨的特殊困難群體,通過政策托底、社會保障實現脫貧。

   通過這一個個定點“突破戰”,慶陽市百姓定能走出貧困,生活蒸蒸日上。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