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高分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全天候監測自然災害

2016年08月11日 06:20:15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原標題:“天眼”全天候監測自然災害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上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三號衛星。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高分三號衛星是我國首顆解析度達到1米的C頻段多極化合成孔徑雷達(SAR)衛星,幅寬從10公里到650公里,空間解析度是從1米到500米。

  “不僅能進行大範圍普查,也能對特定的區域進行詳查,清晰地分辨出陸地上的一條道路、一棟建築,甚至茫茫大海中的一艘艦船。”據國防科工局相關負責人説。

  高分三號衛星作為相控陣雷達成像衛星微波遙感衛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晴空或雷雨多雲,都可以隨時對地成像。這種特點尤其適合於防災減災的應用,在出現地震、滑坡、洪澇等自然災害時,往往伴隨惡劣的氣象條件,並且要求快速響應提供災區第一手圖像資訊,這個時候,類似高分三號的微波成像衛星往往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統計,我國約70%的災害是地震、洪澇和泥石流等,而以往我國僅能使用大量的國外微波遙感成像衛星提供的高解析度圖像數據,所以國內的用戶都非常迫切希望高分三號衛星儘早發揮作用。作為我國首顆設計使用壽命8年的低軌遙感衛星,高分三號衛星將可全天候、全天時監視監測全球海洋和陸地資源,為國家海洋局、民政部、水利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提供高品質和高精度的穩定觀測數據,支撐海洋權益維護、災害風險預警預報、水資源評價與管理、災害天氣和氣候變化預測預報等應用。

  以往用傳統的光學遙感衛星很難穿透雲霧實現有效對海面觀測。在當前備受矚目的海洋監視監測和海洋權益保護領域,高分三號被稱作一顆實實在在的“應用星”。高分三號所在的高分家族,是我國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被稱為“天眼”工程。通過系列高解析度衛星的發射,到2020年形成我國全天候、全天時、全球覆蓋的陸地、大氣、海洋對地觀測能力。

  目前,高分家族已發射入軌多顆遙感衛星,包括高分一號衛星、高分二號衛星、高分四號衛星以及昨天發射的高分三號衛星,另外還有多顆衛星正在研製。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