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計程車新政:經營權使用費取消 份子錢有望降低

2016年07月29日 06:14:39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資料圖:市民在北京西客站計程車候車點準備乘車。中新社發 侯宇 攝

  資料圖:市民在北京西客站計程車候車點準備乘車。中新社發 侯宇 攝

  中新網北京7月29日電(張尼)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交通運輸部等7個部門聯合頒布《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

  兩份醞釀已久的重磅文件同時出臺,不僅明確了網約車合法地位,也令傳統計程車行業發展迎來重要轉折。未來,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將不再有償使用,而飽受爭議的高額“份子錢”也有望降低。

  新增計程車經營權全部無償使用

  ——倒逼“份子錢”下調?

  [意見]

  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一律實行期限制,不得再實行無期限制,具體期限由城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新增出租汽車經營權全部實行無償使用, 並不得變更經營主體。既有的出租汽車經營權,在期限內需要變更經營主體的,依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式辦理變更手續,不得炒賣和擅自轉讓。對於現有的出 租汽車經營權未明確具體經營期限或已實行經營權有償使用的,城市人民政府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科學制定過渡方案,合理確定經營期限,逐步取消有償使用 費。

  [解讀]

  作為“份子錢”的一部分,經營權有償使用費直接關係到計程車企業成本和計程車司機的收入,因而經營權改革也被視作傳統業態巡遊車改革的“牛鼻子”。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浩對中新網(微 信公眾號:cns2012)記者分析稱,以往政府向公司或個人收取的經營權有償使用費,曾是城市交通建設的重要資金來源。但現在經營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服 務許可,變成了“奇貨可居”的投資和炒賣指標,加大計程車企業或個人運營成本,迫使企業進入一種“多拉快跑”同時又抵制數量調節的惡性迴圈,專家分析稱, 此番經營權費用取消也使得“份子錢”有下調空間。

  承包費標準可協商

  ——“份子錢”會降嗎?

  [意見]

  鼓勵、支援和引導出租汽車企業、行業協會與出租汽車駕駛員、工會組織平等協商,根據經營成本、運價變化等因素,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出租汽車承包 費標準或定額任務,現有承包費標準或定額任務過高的要降低。要保護駕駛員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嚴禁出租汽車企業向駕駛員收取高額抵押金,現有抵押 金過高的要降低。

  [解讀]

  所謂計程車“份子錢”一般包含了車輛的折舊、保險、維修費、駕駛員基本工資、社會保險、企業管理的成本、稅金、利潤,還有經營權使用費的分攤等。高企的“份子錢”也一直受到爭議。

  王浩認為,隨著網約車進入出租行業,出租司機就業選擇增加,市場調節增加了司機與企業就“份子錢”協商的談判籌碼,加之工會和行業協會參與,使得協商更加有組織。政府未來將監管的是企業不能收取駕駛員高額風險抵押金等,因為高押金限制了駕駛員的就業選擇。

  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動態調整

  ——數量管控不再“鐵板一塊”?

  [意見]

  要根據大中小城市特點、社會公眾多樣化出行需求和出租汽車發展定位,綜合考慮人口數量、經濟發展水準、城市交通擁堵狀況、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等 因素,合理把握出租汽車運力規模及在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分擔比例,建立動態監測和調整機制,逐步實現市場調節。新增和更新出租汽車,優先使用新能源 汽車。

  [解讀]

  在中國不少地區,計程車數量十幾甚至二十年沒有發生調整。例如,1994年以來,北京市計程車總量一直控制在6萬多輛的標準。動態調整機制是否意味著計程車總量將放開?

  王浩分析稱,以往對計程車數量管控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動態調整機制,一些地區計程車數量多年不變,原有的市場形成利益固化。但未來伴隨市場化自 動調節,這一局面有望打破,一些行業參與者也會對市場進行預判,避免盲目進入,無序競爭。但他強調,由於計程車運營模式特點,動態調整並不意味放開計程車 數量管控,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

  建立運價動態調整機制

  ——計程車將告別“低價時代”?

  [意見]

  綜合考慮出租汽車運營成本、居民和駕駛員收入水準、交通狀況、服務品質等因素,科學制定、及時調整出租汽車運價水準和結構。建立出租汽車運價動態調整機制,健全作價規則,完善運價與燃料價格聯動辦法,充分發揮運價調節出租汽車運輸市場供求關係的杠桿作用。

  [解讀]

  王浩指出,目前中國的計程車普遍處於低價運營,甚至被當作上下班的公共交通工具,使得供遠小于求。動態調整意味著未來的計程車運價將能回歸合理水準。但他也強調這樣的調整需要動態評估,因為過高的運價會導致市場需求大幅減少,影響出租司機的“飯碗”。

  巡遊車、網約車融合發展

  ——兩者之間非此即彼?

  [意見]

  鼓勵巡遊車經營者、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者(以下稱網約車平臺公司)通過兼併、重組、吸收入股等方式,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公司化經營,實現新老業態融合發展。

  [解讀]

  網約車獲得合法化地位,是否意味著傳統計程車將面臨被淘汰命運?對此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評價稱,網約車和巡遊車誰代替誰,現在還沒有定論,兩者各有所長,更多是兩種業態相互促進,由市場、乘客來做最後的選擇。

  而在王浩看來,傳統巡遊車市場需求仍在,揚手招車的打車模式令巡遊車在城市核心地區運作效率更高。此外,對乘車路線有私密性要求的乘客或者是老年乘客,對傳統巡遊車仍有需求,而巡遊車閒時也能通過網路平臺獲得訂單。兩者融合發展會給民眾提供多元的選擇。(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