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重慶兩江新區 內陸崛起開放新平臺

2016年07月11日 13:25:06  來源:人民網
字號:    

  “下有陸家嘴,上有江北嘴”,這是重慶對江北嘴的定位。今日,重慶對江北嘴的規劃定位逐漸成為現實,江北嘴中央商務區主體建設已近尾聲,金融産業呈現全面發展勢頭,國內巨頭們爭相落戶。江北嘴對兩江新區,乃至重慶經濟的助推作用,越發顯現。

  重慶此時此地,類似“江北嘴”的“小巨人”正在接二連三地崛起。規模化開始顯現的兩江國際汽車城、水土園區的機器人、網際網路産業園的高新企業……兩江新區,這個從一開始就備受矚目的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憑著一身闖勁,搏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兩江之變,是“新常態”下的重慶發展的縮影,亦為中國經濟“調結構轉方式”提供了一個絕佳範本。

  ◆他們為什麼來兩江新區?

  靠誠意與決心,五年累計簽約項目2740個

  京東方重慶第8.5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屏生産線項目,是技術最先進的生産線之一,為三星、惠普等跨國公司的智慧終端産品提供核心配套。

  而當初聽説重慶要建“全球最大筆電生産基地”時,集團CEO陳炎順説自己“一笑而過”。陳炎順坦言,此前在考察時,覺得重慶缺乏市場、供應鏈、物流等配套,並不適合發展半導體産業。

  “2012年8月份,再次來到重慶時,重慶的變化著實讓我大吃一驚。”陳炎順表示,從再訪重慶到最終與重慶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僅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重慶在招商引資方面的誠意與決心。

  2015年3月,京東方重慶生産線投産,同年4月實現量産。該生産線在創造了從打樁建設到産品點亮的全球業內最快速度的同時,也吸引了美國康寧、日本住友化學、韓國東進化學等2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重慶,逐漸構建起一條完整的液晶面板産業鏈。

  “實際上,我們所有的調結構,都是圍繞著‘優化存量,引進增量’這句話在做。”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直言,在發展增量上,兩江新區主要依照“規模性、成長性、影響性、帶動性、貢獻性”等5個標準來引進和培育項目。

  這些年,兩江新區“築巢引鳳”,成效顯著。統計顯示,兩江新區五年來累計簽約招商引資項目2740個,合同投資額10683億元,其中外資260億美元。已開工項目2178個、開工率79%,已建成投産項目1924個、投産率70%,在需求疲軟、通貨緊縮的逆境中顯示出較強的韌勁,保持住兩位數以上增長。

  ◆為什麼這裡“風景”長好?

  集群化方式重新界定産業功能佈局

  “兩江新區有一個特殊之處在於它是老區帶新區。”湯宗偉指出,掛牌成立之前,這個區域已經有比較好的經濟基礎,有一定的經濟存量。

  優化存量,就相當於“補血”。“兩江新區在優化存量方面,主要做好了轉型升級、重新界定功能佈局這兩篇文章。”湯宗偉認為,要把結構調整好,首先要從功能的合理佈局上打破原來的行政邊界,按基地化、集群化垂直整合一體化來進行組織佈局。

  説到存量經濟,就不得不提汽車産業。“經過多年的打造,2015年重慶市汽車産量突破300萬輛,成為全國最大汽車生産基地。”兩江新區汽車産業辦公室副主任向陽介紹,其中兩江新區汽車産量達到213萬台,佔到了重慶市汽車總産量的70%。

  正在建設的兩江國際汽車城,意圖打造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乘用車生産基地。這份底氣從何而來?

  依靠系統性的産業生態鏈和集群發展方式,是兩江新區給出的答案。兩江國際汽車城採取的“整機+配套”模式,打造了一批具備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産業集群。汽車産業中聚集了長安、長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現代等知名品牌商,並引進了發動機、變速器、制動系統、轉向系統、鋼板、輪胎等一大批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一批關鍵零部件實現本地化生産,本地配套率達七成以上。

  目前,兩江國際汽車城已完成7家車企、370萬台整車、100萬台變速箱、450萬台發動機、4700億元産值的産業佈局。到2017年,將有望建成世界級研發、設計中心,成為國內研發實力最強、掌握自主智慧財産權最多的汽車産業研發高地。

  不僅如此,通過産業內部集群發展的模式,兩江新區電子資訊産業也蓬勃發展,形成了宏碁、緯創等“整機企業+代工企業+零部件企業”的格局,大大優化了産業生態,降低了配套成本。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