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網友熱議作弊入刑後首次高考 誠信高考夯實公平之基

2016年06月11日 10:05:5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6月7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九中學考點,考生接受入場前的檢查。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攝

  這一週,網上網下最熱的話題,莫過於一年一度的高考。作為高等教育選拔人才最公平、最廣泛的一種方式,高考牽動著億萬人的心。不論是今年應考的學子及其家人,還是曾經參加過高考或未來將要參加高考的人,都或多或少對高考投以關注。就連遠在海外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也于高考前夕發表微博,祝中國的學子金榜題名,稱“未來將因你們而生”。對此,有網友戲稱,“感覺整個宇宙都在為高考學子們加油了”。而在林林總總有關高考的討論中,高考作文、“作弊入刑”、“最嚴監考”等話題備受關注。

  全民熱議作文題

  6月7日,全國高考拉開序幕。隨著各地高考作文題目漸次曝光,網友開啟了“情景代入”加“歡樂吐槽”模式。哪個省的作文題最難寫?哪些題目“腦洞大開”?如果你在考場上,你會怎麼寫?……種種問題,討論得熱火朝天、不亦樂乎。

  北京卷的作文題致敬今年去世的著名作家陳忠實,以他的散文《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為由頭,要求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為題,寫一篇議論文。對此,網友感嘆:沒聽過“老腔”、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看到這題完全就懵了。這一題目也登上了“最難寫排行榜”。不過,好在還有另一個題目可選:設想自己擁有一枚“神奇的書籤”,寫一篇記敘文,表現愛讀書、讀好書的主題。有網友調侃稱:從“華陰老腔”到“神奇書籤”,北京卷命題老師一定是“一枚文藝青年”!

  浙江卷作文題無疑是最具“科技感”的,探討“虛擬與現實”這一前沿話題。“業內人士指出,不遠的將來,我們只需在家裏安裝VR(虛擬現實)設備,便可以足不出戶地穿梭于各個虛擬場景……”不少網友直呼:“出題老師您真會玩兒”“幸虧當時沒選擇復讀”。更有人質疑這一考題的公平性:三四線城市和農村的孩子根本沒聽説過VR,讓他們怎麼寫?不過,來自浙江的網友“桃花島主”表示:這一作文題乍看之下覺得驚訝,細看感覺還挺思辨和富有哲理的。正如題幹的發問——當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越來越成為現實世界中的“現實”時,是選擇擁抱這個新世界,還是可以遠離,或者與它保持適當距離?其實並不是要寫VR設備本身,而是就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問題展開思考。

  在新浪發起的投票中,全國卷一的作文題“獎懲之後”被選為最“接地氣”的話題,在網上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命題者提供了一幅四格漫畫,描繪了兩名成績不同的學生分別退步和進步後得到的“獎懲”差別,原本100分的孩子考98分之後挨了巴掌,原本55分的孩子得61分後卻獲得了一個吻。不少網友表示,這一話題針對現實,值得社會各界及家長們深思。“巴掌與唇印:畫面表面反映的是兩類不同學生的狀況,本質上揭示的卻是現實中存在的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也諷刺了當今的應試教育。”陜西漢中網友“Guohx98”在微博上寫道。北京網友“IamHanson”則分析稱:“從施教角度,應呼籲鼓勵式教育;從學生角度,應不苛求完美。”天津網友“新宏宇”表示:“全國卷一的作文題可能是最難和最能發揮考生水準的,精彩文章期待中。”

  “作弊入刑”促誠信

  除了每年都會引發“段子手狂歡”的高考作文題,今年高考還有一個新的熱點——“作弊入刑”。2015年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而為作弊犯罪提供器材或幫助,或是參與替考的,也被納入刑罰範圍。今年是“作弊入刑”之後的首次高考,輿論對於法律實施的效果充滿期待。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王志祥表示,高考作弊入刑對於培養考生的誠信意識、公平選拔人才等都有很大好處。此前,有關部門對於考試作弊、代考等違法犯罪行為處理上存在一定缺陷,而《刑法》(修正案九)對於考試犯罪做了系統規定,包括代替考試罪,非法出售、提供試題、答案罪及組織考試作弊罪三項罪名,曾經有爭議的涉考違法行為從此有了系統的量刑規定可以遵循。

  海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琳認為,替考也是近年來常見的考試作弊手段,《刑法》過去對此並無相應規定可以規制。而《刑法》(修正案九)明確,“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這意味著,替考人和被替考每人平均構成犯罪,且都要受到刑事處罰。再加上受到刑事處罰的人還將遭受開除公職或解除勞動合同等行政、民事活動領域中的不利後果,這條完整的責任鏈對於遏制替考“槍手”的活躍無疑將起到重要作用。

  在網路上,許多人為“作弊入刑”叫好,贊同通過提高違法成本的方式來打擊高考作弊。天津一名網友表示:“伸張正義,公平競爭!好!”安徽巢湖網友“950819”説:“大力支援,高考就是要儘量保持公平性才有其意義。”河北邯鄲的網友“水”表示,“法律的不健全會導致僥倖心理。全面依法治國應落實在國家選拔人才上”。湖北武漢一名網友甚至認為,“頂替上大學的,也應判刑”。

  但也有人擔心,嚴厲的法律制裁會毀掉作弊孩子的一生。為了儘量避免考生“一失足成千古恨”,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門開展“誠信高考”教育活動,在考生誠信承諾書、考生須知等材料中增加《刑法》(修正案九)和新修訂《教育法》中涉考違法處罰條款的內容,讓考生知曉高考作弊所要承擔的嚴重後果。

  6月3日,教育部官方網站首頁發佈消息“教育部提醒考生誠信考試”,正告廣大考生遵守考紀、拒絕作弊,並附上了涉及考試作弊的兩條法條。4日,教育部網站又發出消息“各地公安機關和教育部門重拳出擊嚴厲打擊涉考違法犯罪活動”,除了表示公安機關和教育部門將繼續對作弊、竊題、替考等涉考犯罪進行嚴厲打擊,還強調了對於參與高考作弊的考生,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罰。5日,教育部在“提醒廣大考生做好考前準備”的消息中,再次強調“誠信參加考試,不要攜帶各類無線通訊工具等違禁物品進入考場”。如此三令五申,足見其重視程度。

  嚴格監考保公平

  在各地考場,監管措施也相應升級,加大力度打擊高考舞弊。

  廣東、湖北等地今年升級標準化考場作弊防控系統,通過指紋識別、人臉識別驗證考生資訊。北京有96個考點配備了“考場狗”,用於探測考場內使用無線隱形耳機等語音類作弊工具的作弊者。河南動用了無人機,對考點周圍的無線電電磁環境進行監控。海南今年首次明確要求考生不得攜帶鐘錶(含手錶)、文具盒等物品進入考場,各考點還安排專人對洗手間進行手機、書籍等物品的清理。吉林的准考證上甚至印了“作弊入刑”條款,用來警示考生。

  “這是我參加監考這麼多年來,最嚴格的一次高考監考。”在江西南昌二中,一名監考老師表示。每個考場門口,都有監考老師拿著金屬檢測儀對考生進行一絲不茍的安檢,從上到下、從前到後,身上的每一處都要用檢測儀掃描一遍。除了准考證和身份證,一支筆芯、一片紙片都不能帶進考場。

  嚴防“槍手”替考,也是今年保障高考安全的工作重點。湖北、山東、寧夏等多地教育部門出臺規定,高考期間各高等學校應堅持正常的教學活動,加強對在校生的考勤管理,嚴格請假制度,逐一確認離校學生去向,嚴防出現充當替考“槍手”的現象。湖北省還要求,“對校園內張貼的組織替考和尋找‘槍手’、售賣考試答案和作弊器材等涉考廣告進行清理,如發現可疑人員和重要線索,要及時向領導報告,必要情況下向公安機關報案。”

  “高考,國之基礎,不得有半點雜質,再嚴也不會錯。”廣東汕頭的一名網友在關於“史上最嚴高考”的新聞報道下留言表示。儘管“最嚴高考”的説法有待商榷,但它的確體現出今年高考非比尋常的嚴格。在現有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選拔體系中,高考極大地承載著人們對於機會公平的期待。雖然“一考定終身”的觀念逐漸被打破,高考成功不一定意味著人生成功,但至少它為廣大“草根”學子提供了“逆襲”的機會,有助於促進社會階層的流動,緩解利益固化的格局。在這種情況下,高考作弊尤為令人不齒和憤怒。舞弊、替考等行為嚴重破壞了高考的公平性,損害了其他考生的利益,更會動搖人們對於社會公平公正的信心。因此,人們期待“作弊入刑”和嚴厲監考能夠震懾住舞弊現象,通過密織法網和嚴格執行,保障高考的風清氣正。

  此外,有評論認為,構建誠信的考試文化,讓學子自覺抵制考試違紀行為,對於夯實高考公平的基礎具有釜底抽薪的作用。“誠信是高考的第一道試題,作為高考考生,這道題早已有標準答案”——《光明日報》的評論文章,引起許多網友共鳴。“誠信考試,杜絕作弊,才能讓我們曾經沒日沒夜奮鬥的3年得到應有的回報。”雲南昆明一位網友如是説。

  本報記者 鄒雅婷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