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五角大樓報告渲染中國軍事威脅 稱中國南海強權

2016年05月16日 06:29:1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在剛過去的這個週末,一份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基準的“中國軍力報告”由五角大樓對外發佈,迅速引發中國軍方的“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對”。提交《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是美國國會2000年起給五角大樓佈置的“年度作業”,也因此,相似的劇情過去16年在中美間幾乎年年上演。報告越來越厚,描述中國軍力發展的維度越來越廣,但核心主題從未改變——誇大“中國威脅”。外界説,2016年版“中國軍力報告”的“新”,在於“南海島礁建設”的篇幅從2015年版的“兩段”增至7頁;已連續9年沒提的“不支援臺獨”,今年再次出現。變化背後藏著五角大樓怎樣的心理活動?複雜的南海,究竟是中美誰給誰做的局?也有分析家説,事情沒準沒那麼“深”,美軍方如此“抬舉中國”除了要滿足“樹敵的慾望”,還要借“越來越正式的恐懼”從國會“套現”。而中國軍事發展的軌跡,從未因它的抬或貶發生改變。

  “有什麼理由擔心呢?”

  對大多數美國人來説,星期五下午絕非能高效工作的時段。但13日下午被請進五角大樓發佈廳的媒體記者也許是例外。在這裡,美國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亞伯拉罕丹馬克要向他們推介最新版《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並回答提問。丹馬克早年曾在中國的大學學習,中文名為鄧志強,不過這次,他更像站在了中國的對立面。

  美國記者們與鄧志強見面幾小時後,太平洋彼岸的北京,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就2016年度《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發表談話,批評美報告在中國軍隊改革等問題上妄加評論,對中國在東海和南海合法行動肆意歪曲。“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楊宇軍説,“美方總是懷疑中方的戰略意圖,給中國正常的武器裝備發展貼上‘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等標簽。試問美方如果不是抱著冷戰思維不放,有什麼理由擔心呢?”

  鄧志強和他公佈的“中國軍力報告”説了什麼?五角大樓網站稱,鄧志強告訴記者,最新報告顯示,中國軍隊2015年繼續走在增強力量投送、反介入與區域拒止、網路操作、空間與電磁領域能力建設的道路上。“中國繼續著重于為臺灣海峽潛在衝突做準備,但其他任務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説也日益重要,比如東海、南海以及朝鮮半島的突發情勢”。鄧志強説,報告認為,南海造島、增強海外軍力存在(在吉布地建補給基地)和全面軍改是中國軍隊2015年三大變化趨勢,其中最讓中國聽來刺耳的是,報告宣稱中國正在南海採取“強權策略”,通過精心計算的方式增加在南海長期存在,但又使之達不到引發衝突的程度,從而推進自身利益。中國造島“正在接近——而非越過——引發與美國及其盟友夥伴或亞太其他國家進入公開衝突的門檻”。

  “對長期跟蹤南海動態的媒體與學界來説,報告稱中國在南沙人造島嶼的面積達到3200英畝,這絲毫不令人意外,真正意外的是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報告首次對中國南沙擴建島礁做如此詳盡的總結”,美國軍事新聞網站“Defenseone”説,去年“中國軍力報告”中,相關內容只有區區兩段話,今年增至7頁,不過《環球時報》拿到的報告原文顯示,光中國7個南沙島礁建設情況衛星對比圖就佔7頁,145頁報告正文中,“南海”一詞至少出現40次。

  報告還稱,中國已在3個大型島礁上建起長約9800英尺(約2980米)的飛機跑道,機場、船舶設施、監視與武器系統登島將使中國大大增強在南海的長期存在。依據該報告,美國《石英》雜誌得出荒謬的結論——北京正在南海為戰爭“做局”,通過填海造島,北京可以把自己置於不斷被人挑釁的地位,而遭遇挑釁往往是開戰所需的藉口。

  “中方在涉海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楊宇軍14日回擊美軍力報告時,南海議題也是重點。他説,“我們在南沙進行的島礁建設,除滿足必要的國土防衛需求外,更多的是為民事需求服務,以更好地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美方對中方正當合法的行動橫加指責,自己卻加強前沿軍事部署,頻繁派軍用艦機到南海炫耀武力。美方口頭説的是航行自由,心裏想的是行使霸權;嘴上説要保持和平與克制,做的卻是推進軍事化,這充分暴露了其兩面性。”

  南沙之外,還有臺灣

  “今年報告中南海如此突出,背後是美國戰略界人士與中方在認識上的錯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説,在中國人看來,經略南海為的是守住祖業,而美國人認定的是,南海是檢驗中國服不服從美國領導的尺規,美國在南海也要守,守的是“老大的地位”。

  在媒體針對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報告”的反應中,“臺灣”是除“南海”外另一個關鍵詞,尤其島內媒體反應更大,原因是一句從2008年版“中國軍力報告”起一直沒出現的表述在2016年版“復出”——美國“不支援臺灣獨立”。

  臺灣《聯合報》説,五角大樓每年都要向國會提交中國軍力報告,每年也必説“反對臺海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但報告上次提及“不支援臺獨”還是在2007年,當時陳水扁正力推“入聯公投”等舉動,被美國認為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今年報告出臺于蔡英文就職前夕,明確表示“不支援臺獨”明顯是衝著蔡英文政府來的。依照往年慣例,美國國防部在年初就完成報告,送交國會前會經過白宮、國務院等單位審閱,確定報告的觀點和文字符合美國各部分一致政策後,才擇機公佈,因此報告內容是整個美國政府的立場,等於給了蔡英文不可跨越的紅線和緊箍咒。

  15日,《印度時報》等印度媒體也關注並引用 “中國軍力報告”,原因是該報告稱,美國注意到中國在鄰近中印邊界地區增強軍事力量。13日回答記者提問時,鄧志強還説,美國接觸印度是因印度自身有價值,而非與中國有什麼關聯。聽上去頗有“此地無銀”的意思。

  “這個問題你最好去問中國政府”,在13日記者會上,鄧志強在媒體追問下重復率最高的就是這句話。有時,他説自己並非專業人士,因此對一些問題難以回答。他解釋美國為何出臺“中國軍力報告”時倒顯得很明確——“用事實説話”“增進公眾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了解”。

  在中國學界,人們對此有另一番解讀。金燦榮説,五角大樓“中國軍力報告”最初依美國《2000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規定而誕生,此後每年五角大樓都需向國會提交。從最初的二三十頁,到幾年前90多頁,再到今年145頁正文,“中國軍力報告”越來越厚,反映美國對中國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今年的版本除了南海和臺灣,網路、太空等美國戰略界關心的熱點統統寫進了報告。一方面,出臺這報告可以滿足這些人為美國“樹敵”的需求,就像當年冷戰時出臺“蘇聯軍力報告”,此外,外界一直有人説五角大樓“渲染中國威脅十幾年”為的是“騙納稅人的錢”,這麼分析當然“永遠有效”,美國國防預算從最高峰時的6900億美元,減少到現在的5800億美元,其間美國GDP還是增長的,美國軍方肯定不高興。

  中美,對抗還是緩和?

  在五角大樓發佈廳,鄧志強告訴記者,美國應對中國軍力變化的3大核心是:減少風險,尋求合作以及保持軍力優勢。在合作方面,他提到美中軍方2015年在海上以及空中相遇時的規則取得了進展,兩軍在國際公共産品服務(如人道主義援助和災難救援)方面也有合作空間。

  什麼是合作的基礎?答案中顯然少不了信任。楊宇軍14日説,美方年復一年地發表所謂“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態勢報告”,嚴重損害雙方互信,並與中美兩國兩軍關係的發展勢頭背道而馳。

  中美在南海的角力會怎樣演進?日本電視臺14日説,起碼目前看,中美雙方都沒有直接對抗的意圖,五角大樓的報告只是對局勢提出了警告,同時認為中國自身也明白,如果地區不穩定會導致其經濟發展受影響,因此不願與美國直接軍事衝突。

  隨著菲律賓單方面推動的南海仲裁案即將公佈仲裁結果,中美有很大可能性圍繞南海問題展開新一輪較量。華盛頓智庫學者中,有人開始為中美結束南海對抗,比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學者帕特裏克的提議是,要讓中國儘快找到保全顏面進而給局勢降溫的辦法。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時殷弘15日説,美國連年出臺“中國軍力報告”,説明美國的恐懼和擔憂越來越正式,尤其在西太平洋,美國感覺到中國對它的威脅越來越大。但中美要防止在戰略領域對立過於嚴重。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