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地方樓市去庫存迫切 江西祭出“問責”招

2016年02月16日 06:29:2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字號:    

  房地産去庫存,地方使出渾身解數,更有地方政府擬對去庫存不力的部門與官員約談和追責。

  江西省政府日前下發《關於做好化解房地産庫存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以強有力的20條舉措促進房地産市場持續穩定發展,包括鼓勵農民進城購房、進一步降低房地産稅費、大力釋放住房公積金等措施。

  這也是落實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樓市去庫存舉措的又一地方版本。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與其他省份類似的契稅補貼、支援農民工進城購房外,在江西的版本中,首次提出對效果不明顯的市、縣,將進行約談和追責。

  江西明確12個月去庫存標準

  去年以來,江西連續落地多項住房公積金利好政策,如進一步降低首付比例,提高貸款額度,放寬公積金貸款提取條件,實施提貸並舉等。落實公積金貸款全省“一體化”政策,積極推進農民工和個體工商戶住房公積金制度。2016年市、縣住房公積金個貸率要求達到85%以上。

  《通知》指出,房地産庫存去化時間超過12個月的市、縣,要加大力度,落實責任,確保今年上半年當地庫存明顯下降,全年大幅下降。要加強檢查考核,對履行去庫存、穩市場主體責任不力,效果不明顯的市、縣,將進行約談和追責。

  中原地産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江西的舉措中,有兩個點值得關注,一是江西明確了12個月的去庫存標準,即去化時間超過12個月的市、縣,就是庫存壓力比較大的,必須加強去庫存力度。

  另一個方面則是首次提出要對去庫存效果不明顯的縣市問責。張大偉説,這表明目前整個房地産市場去庫存已經迫在眉睫。在去年以來的各種刺激政策之後,雖然一二線市場活躍了不少,但廣大三四五線城市仍相對冷清,因此在今年春節前後,各地都出臺了不少房地産去庫存的政策。“江西不是第一個,只是力度較大的一個。”

  江西南部某縣一家開發商人士説,江西南部贛州等地很多人到珠三角、閩南地區務工,他們在沿海買房存在較大壓力,就把在沿海賺的錢拿回老家買房,因此每年春節、五一、國慶等主要節假日,當地的樓盤都能迎來一批回鄉置業者。

  江西省統計局今年1月的分析文章指出,自2014年樓市進入調整期以來,全省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下跌明顯,目前江西房地産市場尚未調整到位。房地産企業去庫存速度放緩,房地産市場仍然面臨較大的“去庫存”壓力,地區間的分化也更加明顯。

  這其中,南昌作為省會城市,不斷有新增人口流入和新興業態的發展,“去庫存”壓力相對較小,但新餘、萍鄉等城市房地産市場則陷入停滯狀態。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且面臨轉型之際,房地産行業的支柱作用再度被強化,房地産市場無論是對投資還是消費增長貢獻都不容忽視。

  張大偉預計,在江西省政府的追責之下,接下來各個市縣政府將會為去庫存使出渾身解數,包括一系列的購房契稅補貼、降稅費等。但能否取得明顯效果,還是要看當地的庫存壓力、人口流入和購買力的情況。如果實在沒有需求,怎麼刺激都難有效果。

  地方還會出臺後續措施

  近期,不單是江西,山西、安徽等地也紛紛出臺樓市去庫存的地方版本。例如,山西省給各地下了銷售去庫存的目標:朔州市銷售面積增幅不低於50%,大同、陽泉、運城三市不低於20%,太原不低於5%,其他六市不低於10%。

  安徽省提出,在今年新增的26.6萬套棚改安置房中,貨幣化安置比例要達到50%以上,力爭達到70%,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市場杠桿作用,有效打通棚改安置房與商品住房市場流通。

  在山東,今年該省將通過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發展跨界地産,鼓勵引導農民進城購房等舉措,實施房地産去庫存行動。

  福建省提出,鼓勵各市、縣根據實際制定政策,按照“一市一策”、“一縣一策”、“一盤一策”的原則,在2016年2月底前出臺落實到具體樓盤的房地産去庫存措施。庫存量大、去化週期長的三四線城市,要暫停土地供應,特別是一些城市存在商業用房庫存去化週期長,要暫停商業用地出讓。

  張大偉對本報説,目前三四五線樓市的問題不簡單是房地産的問題,更多是發展問題,即經濟轉型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人口及需求沒有跟上房地産的步伐。估計在全國兩會前後,不少地方仍會相繼出臺去庫存舉措,尤其是房地産市場很差的省份出臺的政策力度會更大。而後續市場如果還那麼差的話,有可能倒逼整體樓市調控繼續寬鬆的措施出現。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