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出具虛假環保證明 禮泉縣政府被環保部通報

2016年02月16日 06:24:36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字號:    

  證明稱水泥企業附近253戶居民全搬遷,但實際僅搬遷了72戶

  禮泉縣發改局:當時為了讓項目儘快落戶建設,才出具了文件

  為讓一家大型水泥企業儘快在當地落戶建設,禮泉縣政府為該企業出具證明文件,證明企業生産涉及的253戶農民已全部搬遷,但環保部委託陜西省環保廳調查發現實際上搬遷村民只有72戶,因此環保部以禮泉縣政府出具虛假證明為由對其進行了通報。

  環保部通報:

  禮泉縣政府 為水泥企業出虛假證明

  近日,環保部網站發佈《關於對陜西省禮泉縣政府在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24500噸/天熟料水泥生産線項目環保驗收工作中出具虛假證明的通報》,通報稱,2015年10月至12月,環保部委託陜西省環保廳對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禮泉海螺)進行調查,查明禮泉縣政府為禮泉海螺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問題。

  《通報》指出禮泉海螺位於陜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2009年5月8日,該公司24500噸/天熟料水泥生産線(18兆瓦純低溫餘熱發電)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陜西省環保廳批復。批復明確要求:以整條生産線的邊界確定項目衛生防護距離為600米,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的下韓新村、下韓舊村、莊子村、東頁溝村、西頁溝村五個村莊253戶1199人的搬遷安置。

  《通報》指出,在禮泉海螺申請試生産過程中,禮泉縣政府出具的承諾函(禮政函〔2011〕5號)承諾“已完成衛生防護距離內200多戶居民搬遷任務,現還剩餘6戶尚未搬遷,其中主廠區衛生防護距離內2戶已經搬離,拆遷工作即將開始;皮帶廊道衛生防護距離內4戶已經基本談妥,近期可簽訂搬遷協議。”隨後,禮泉縣政府又出具《禮泉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搬遷情況證明》(無文件號),證明該項目600米衛生防護距離內,除下韓村1戶、莊子村2戶搬遷工作在2012年5月份完成外,其餘250戶全部完成搬遷工作。隨後又出具《關於禮泉海螺項目衛生防護區搬遷有關情況的説明》(無文件號),説明該項目環評報告書中涉及搬遷的下韓新村124戶,在新村北邊重新規劃了三條街道實施搬遷完畢;下韓新村最南邊一條街道距離廠區約600米,且處在上風位置。2012年5月28日,禮泉海螺通過該建設項目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但2015年12月底,陜西省環保廳現場核實發現該建設項目需搬遷253戶居民,目前72戶居民已搬遷,181戶居民尚未搬遷。

  記者走訪:

  涉及搬遷的5個村莊 確實未搬遷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來到位於禮泉縣煙霞鎮的禮泉海螺,從水泥廠大門外向內看去,廠內並沒有工作人員,高大的煙囪沒有冒煙,也聽不到轟鳴的機器聲音,水泥廠已經停産。在《通報》中提到的5個村子,華商報記者走訪發現,這裡的村民們其實並沒有搬遷。華商報記者發現在水泥廠東西兩側,及廠區後方的幾個村子,離廠區最近的民房甚至還不足百米。

  “水泥廠是去年12月底省環保廳來檢查後停工的。”水泥廠東側東頁溝村一名姓韓的村民告訴華商報記者,水泥廠自2009年開始圈地動工以來,他們從未聽説過要對他們進行搬遷。走訪中,東、西頁溝村的多名村民表示,水泥廠建在他們村雖然帶動了村裏經濟的發展,但也確實給他們造成了影響,比如整日都要面對巨大的機器轟鳴聲和工業廢水排放對農田的影響。

  而在廠區正後方,可以看到一個傳輸水泥原材料的傳送帶從山上一直通到廠區,橫穿下韓村而過。多名村民説,水泥廠所在的地方離他們家就是百十米,根本不足環評要求的600米距離。水泥廠建成後,轟鳴的機器聲和生産中産生的震動,讓他們不勝其擾,有的房屋已經出現了裂縫。“我們到環保部門多次反映,縣上也説會讓我們搬遷,但是一直沒有結果。”下韓村一位不願具名的村民説。

  禮泉縣發改局:

  當時環評要求較松 部分村民不願搬

  針對上述問題,環保部建議陜西省督促禮泉縣政府儘快完成禮泉海螺建設項目涉及的181戶居民搬遷任務,堅決查處在禮泉海螺試生産和竣工驗收工作中涉嫌失職、瀆職和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

  禮泉縣政府在此事中為啥要弄虛作假?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在禮泉縣委見到禮泉縣發改局的一名負責人,對於通報中提及的虛假證明文件一事,該負責人並未正面回應。他説,禮泉縣的經濟比較落後,能有這麼一家大型企業願意到禮泉落戶,對縣域經濟發展來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當時為了讓該項目儘快落戶建設,因此就出具了那些文件,“也不能完全説是虛假文件,2009年那會環評要求相對比較松,因此就為企業出具了那樣的文件。”該負責人稱,也不是説沒有對涉及農民進行搬遷,而是搬遷了一部分。

  “沒能搬遷是因為有的村民不願搬遷。”該負責人稱,水泥廠建成後,周邊村民開起了小賣部、飯店等為企業員工服務,而有的村民還買了車拉水泥。這部分是不願意搬遷的,“如果搬走了,他們的收入就沒法保證了。”該負責人説,正是因為有部分村民不搬遷才導致的整體搬遷未能實現。

  “通報出來後,縣委縣政府也非常重視,現在縣上領導也正在和省市兩級環保部門進行溝通協商,看能不能以一個合理的方式解決此事。”該負責人稱,解決方案出來後會及時向媒體通報。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