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特朗普宣稱中國應對朝核問題負責 環球時報駁斥

2016年01月08日 06:50:29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特朗普

特朗普

  朝鮮宣佈成功進行氫彈試驗,讓國際社會頗有挫折感。安理會迅速發表聲明譴責朝鮮的做法,估計不久會有新的對朝措施出臺。

  這種時候美國及西方的一些輿論把火氣往中國頭上撒,拋出朝核問題的“中國責任論”。美國“大嘴”總統參選人特朗普宣稱“中國應當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應當施壓中國”。他甚至狂言要在貿易上對中國採取“非常強硬的措施”,讓中國“兩分鐘就崩潰”。

  在無法否認中國參與了對朝制裁的情況下,美歐主流媒體指責中國對朝制裁的力度不夠,認為北京不應擔心朝鮮一旦全面動蕩可能對中國産生的影響,那意思就是,中國應什麼都豁出去,大包大攬局勢的各種風險。

  必須指出,朝鮮核問題的根源十分複雜,這當中有朝鮮政權選錯了國家安全道路方向的內因,也有美國堅持敵對朝鮮政策的外因。

  朝鮮半島至今尚未簽署和平協議,使平壤存有嚴重的安全焦慮。半島是世界最後一塊殘存著冷戰體制的地區,美國應當考慮多承擔責任,緩解半島緊張局勢,增加朝鮮棄核的積極性。

  朝核問題如今套牢了各方,包括平壤。最近的朝韓及中美這四方,沒一方能從中得利。如果朝鮮擁核刺激了更大範圍的核擴散,全世界都將是輸家。突破這一畸形邏輯決不是哪一方能夠單獨促成的,而的確需要各方都做出努力,創造集體妥協。

  特朗普這個“滿嘴跑火車”的競選人要求中國解決朝鮮問題,就當是脫口秀逗人樂了。但熟諳國際問題的美國主流媒體也要教導中國做這做那,這反映了美國對朝核問題整體認識的糊塗。

  如果美韓日方面不積極創造條件,單靠北京向平壤施壓,就做到讓後者放棄它的核計劃,這種想法十分幼稚。我們甚至懷疑美國精英集團沒有真正這樣想過,他們只是不想承擔責任,也沒別的招,只好這麼説。

  中國不可能用自己做的事代替美韓日應當做的事。本來就是朝鮮與它們相互為敵,導致了核問題的出現。中國做不到也不應當把中朝關係變成敵對關係,甚至讓中朝敵對成為地區局勢最突出的焦點。中國社會不會允許政府這樣做。

  中國參與了聯合國對朝制裁,認真履行了安理會決議,中朝關係的氛圍已遠不如過去。中國下一步是否會更嚴厲制裁朝鮮,也要看安理會商討的結果。

  朝鮮與中國只一江之隔,我們既堅決反對朝鮮擁核,也同時關心半島當下的和平與穩定。解決一個問題不能以其他問題的失控為代價,這樣的統籌考慮由中國的國家利益所決定,我們的對朝政策必須保持整體穩健。

  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有關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誰也不應自己我行我素,讓別人單扛。各方須責任共擔,加強合作,早日推動六方會談復會,來綜合解決這個半島上的“跨世紀難題”。必須指出,朝鮮堅持擁核,到頭來也傷害到自身的根本利益,而其他各方也無贏家。

  如果局勢繼續惡化,中國會難受,但如果誰以為中國是這當中最難受的一方,那他就錯了。所以在要求中國採取更多行動之前,請他們先行動起來。▲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