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社論)

時間:2012-07-08 09:10  來源:人民日報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召開的重要會議,是一次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動員大會。大會深刻分析我國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就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做出全面部署,這對於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和創新型國家建設、推動科技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規劃綱要(2006—2020年)》實施順利,16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全面展開,科技實力大幅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創新人才隊伍發展壯大,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科技創新在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當今世界,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學技術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關鍵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目前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差距,許多關鍵技術和核心工藝還依賴進口;科技體制機制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的迫切需要仍不適應,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新要求仍不適應,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不適應,必須通過繼續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國家創新體系。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抓住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緊密結合、支撐引領可持續發展這個核心,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要完善落實政策措施,使企業儘快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研發組織和成果應用的主體;要研究制定國家創新體系建設規劃,統籌各類創新單元協調發展;要努力提高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務經濟社會的創新能力,促進各類創新主體各展所長、協同創新;要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完善統籌協調的科技宏觀決策體系,建立科學高效、公平競爭的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體制,提高科技資源的配置效率。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這個理念,努力營造有利於激發創新活力的環境氛圍。人才是科技創新中最具能動性的戰略要素,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是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著眼點。要深化科技評價和獎勵改革,注重同行評議,側重科技創新品質和實際貢獻,形成正確的科研導向和激勵機制;要遵循科研規律,簡化申請程式,優化經費管理,合理績效考核,為科研人員自由探索、潛心研究創造良好條件;要把培養造就青年人才隊伍作為戰略任務,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更多機會、更大舞臺;要在全社會營造尊重創新、鼓勵創業的良好氛圍,最大限度地調動科技人員的創新、創業積極性。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必須凝聚全黨全社會的智慧與力量,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狠抓貫徹落實。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不折不扣地落實好改革的各項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單位要把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擺到重要位置,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轉型;要注意科技體制與其他領域改革的銜接配合,把握好改革的節奏和進度,妥善解決改革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要加強輿論引導,大力宣傳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意義、工作進展和先進經驗,形成支援改革的良好氛圍。

  我國到2020年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目標,只有不到十年的時間了,形勢非常緊迫,任務十分艱巨。讓我們迅速行動起來,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積極探索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新體制新機制,全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黃艷艷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