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2012我們穩中求進:區域經濟怎麼協調發展

時間:2012-03-14 13:00  來源:人民日報

  高雲龍説,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還應積極發揮金融在推進區域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的功能。要進一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産業結構升級、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管理,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快建立促進承接産業轉移的社會保障制度。  

  遵循發展規律,優化生産力佈局  

  “人家憑什麼要與你對接?最重要的是如何培育優勢。”劉學庫認為,資本是最實際的,哪具有成本優勢,哪産業基礎好,就往哪走。

  發展區域經濟,首先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中西部的交通設施建設。張大衛認為,國家要繼續加強鐵路建設,積極推進鐵路建管體制改革,對具有公益性、戰略性的國家幹線鐵路建設,中央要加大投資力度。此外,隨著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國家還應加大對這些地區的航空建設投入。

  高雲龍説,實施區域規劃重在“找市場”而非“找市長”。區域市場要素統一配置,初期需要政府的統一規劃,最終還是要探索建立“市場主導型”的要素配置機制。

  實施區域規劃的過程中,既要“硬接軌”,也要“軟接軌”。劉學庫認為,在目前各地基礎設施條件、稅收優惠政策差別逐漸縮小的情況下,一個地方發展環境的優劣會成為項目選擇的重要考量。只是“硬接軌”,“軟接軌”接不上的話,即便項目引進來,也難以留得住、發展得好。

  張大衛説,推進區域發展,也要遵循發展規律,促進大中小城市、小城鎮協調發展來優化全國的生産力佈局,形成合理的人口佈局,合理引導人口流向,讓更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記者 王君平 鮑丹 王珂 趙梓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