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衛指出,在制定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時,要更加注重對中西部地區的指導,更加重視“三化”同步,更加重視生産佈局、城市佈局和人口佈局結構的優化與協調。
“東部地區‘騰籠換鳥’,西部地區‘借梯登高’,區域間才能真正互利雙贏。”貴州省副省長慕德貴代表説,要利用好區域協調發展的對接平臺,積極吸引資金、項目的同時,更加重視項目品質,抓住世界産業轉移的有利時機,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推進區域公共服務均等化
推進區域間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慕德貴説,由於發展不平衡,我國東、中、西部間財力差異較大,應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制度,縮小區域間公共服務差距,使不同區域的居民能享受同等的醫療衛生條件、社會保障待遇和基礎教育條件等。
高雲龍説,目前我國區域政策制定的基本空間單元過大,在制定政策時,不少都是在重復或強調全國的普惠政策,真正有差別的政策種類少、力度小。比如財政轉移支付這樣的關鍵性政策,往往都是定性描述,實際可操作的細則並不多,對於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有限。“不同區域間應實行差別化扶持政策,這樣才能有效引導生産要素合理流動,促進城鄉、區域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方面是“民工荒”、“招工難”,另一方面卻是“就業難”,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勞動者素質、技能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張大衛認為,對於承接東部産業轉移和大量勞動力就地轉移的中西部地區,發展職業教育也是當務之急。中西部地區財政實力弱、教育水準低,國家必須儘快加大中西部地區教育資源投入,促進教育服務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