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實錄: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

時間:2012-03-11 11:10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11日北京消息  全國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于3月11日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以下是文字實錄:

  [台灣網]:會場工作人員提醒:“會議馬上就要開始了”。[08:54]

  [全國政協副主席 鄭萬通]:各位委員,現在開會。今天大會的執行主席是杜青林、陳奎元、張榕明、錢運錄、孫家正、鄭萬通、陳宗興、王志珍。出席今天大會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同志,以及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讓我們表示熱烈的歡迎。[09:05]

  [鄭萬通]:今天上午會議的議程是繼續進行大會發言,會議將有16位委員作大會發言。首先請張鳴起委員發言。陳福今委員準備。[09:05]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 張鳴起]:各位委員,我代表全國總工會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依靠勞動尊重勞動倡導勞動 充分激發廣大勞動者的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09:06]

  [張鳴起]: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一個勞動力資源大國。勞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因素,勞動者在我國生産力要素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從一窮二白到初步建立起比較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靠的是戰天鬥地的勞動激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由經濟崩潰的邊緣到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靠的是開拓進取的勞動精神;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們從率先走出危機到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靠的仍然是共克時艱的勞動信念。[09:06]

  [張鳴起]: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出現了不重視勞動、不尊重勞動者的現象,社會功利心態和投機傾向有所抬頭,不少人存在一夜暴富的心態,不願意從事具體勞動;勞動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明顯偏低,勞動者的地位與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相稱。長此以往,將對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産生不利影響。為此,提出如下建議:[09:07]

  [張鳴起]:一、在社會發展中更加鼓勵勞動創造,努力營造勤奮勞動、誠實勞動、創新勞動的良好氛圍[09:07]

  [張鳴起]: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新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必須依靠勞動、尊重勞動、倡導勞動。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發展實體經濟、鼓勵勞動致富,仍然是我國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要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在全社會唱響“勞動光榮、工人偉大”的主旋律,廣泛開展崇尚勞模、學習勞模、爭當勞模、關愛勞模的活動,採取有效措施,使通過勞動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真正成為人們特別是青年一代的共同心聲和普遍追求,努力營造鼓勵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09:08]

  [張鳴起]:應制定出臺更多有利於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把人才和資金更多地投向實體經濟;進一步規範金融市場、房地産市場的運作機制,遏制各種市場投機行為;減輕實體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經濟負擔,充分發揮小型微型企業就業主渠道作用,不斷擴大和穩定就業。[09:08]

  [張鳴起]:二、在社會分配中更加重視勞動,切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09:09]

  [張鳴起]:勞動創造財富、創造價值的科學論斷告訴我們,財富的形成是多種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勞動是生産要素中最為重要、最為活躍、最有創造力的要素,是創造財富最主要的源泉。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勞動等人的因素相對於物的因素的作用日益突出,貢獻率日益增大。應高度重視勞動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分配更多地向勞動傾斜,實現勞動報酬和勞動生産率增長同步,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09:09]

  [張鳴起]:應推動全社會支援企業依法普遍建立工會組織、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完善企業職工工資協商共決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著力解決勞務派遣工同工不同酬問題。應大力提高勞動者職業素質和技能水準,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形成有利於勞動者學習成才的引導機制、培訓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通過勞動者技術技能的提高,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就業本領並提高他們的勞動報酬。[09:10]

  [張鳴起]:三、在社會關係中更加尊重勞動者,大力發展和諧勞動關係[09:10]

  [張鳴起]:勞動關係是生産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係之一,其協調穩定程度影響並決定著社會和諧的程度。應建立健全黨政主導的維護職工權益機制,重視發揮工會等群眾組織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方面的重要作用,健全勞動立法執法體系,進一步完善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著力解決影響勞動關係和諧與職工隊伍穩定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問題。[09:11]

  [張鳴起]:應充分發揮職代會等企業民主管理制度的獨特優勢和積極作用,調動和激發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推動企事業單位管理制度、管理作風、管理理念深刻轉變,不斷擴大職工群眾在企業事務中民主決策、民主參與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應建設和傳播先進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引導企業樹立以職工為本的理念,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和人文關懷,引導職工關心熱愛企業,為企業發展獻計出力,以先進企業文化、職工文化培育和諧勞動關係。[09:11]

  [鄭萬通]:請陳福今委員發言。何志平委員準備。[09:12]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國家行政學院原黨委書記、副院長 陳福今]:各位委員,我代表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傳承文化遺産建設文化強國》。[09:13]

  [陳福今]:我國是文化遺産大國。當前,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文化遺産保護的成果越來越惠及廣大民眾。但是,文化遺産保護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比如,古蜀道沿線一些歷史建築年久失修,一些考古遺址被不合理佔壓,整條文化線路的生存面臨威脅。[09:14]

  [陳福今]:比如,新疆坎兒井平均每年乾涸32條,照此速度,不要20年坎兒井將全部乾涸。再如,一些博物館資金人才技術投入不足,藏品自然損毀嚴重。尤其是“建設性破壞”、“保護性破壞”、“拆除式維修”等文化自殘事件屢有發生。近期,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引發的熱議,再次反映出在如何處理文化遺産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係、如何科學保護文化遺産方面,仍然存在法律、制度上的缺失以及認識上的誤區。[09:14]

  [陳福今]:文化遺産保存了民族的記憶和智慧,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交流的重要載體,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源泉。近些年來,我們委員會先後組織了大運河、杭州西湖、滇越鐵路、新疆坎兒井、川陜古蜀道、紅色歷史文化資源、博物館,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等專題調研,深感必須懷著對文化遺産敬重、敬仰、敬畏之心做好保護傳承工作。[09:15]

  [陳福今]:一、要把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實到保護文化遺産的行動上。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資源,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不僅要在口頭上,更要在行動上科學處理好經濟建設與文化遺産保護的關係。[09:16]

  [陳福今]:南方有一位市長,在舊城改造中發現一片歷史街區,馬上就下令停止拆遷。他説,再過若干年,我在任期間蓋了多少高樓大廈,人們不會記得了,但把這片歷史街區保護下來,人們或許還記得我。如果把它拆了,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這番話實實在在,提醒我們要把傳承文化遺産作為實現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統籌部署,科學發展,使文化遺産保護真正成為民生工程。[09:16]

  [陳福今]:二、加大文化遺産工作統一領導與協調力度。文化遺産工作涉及許多部門。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與申遺工作,正是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由13個部委和沿線8個省市共同組成的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以及有關機構,相關工作才得以順利開展。建議國家成立統一高效、職能明確、分工到位、協調有序的文化遺産保護協調機制,統籌管理文化遺産保護和發展工作。[09:17]

  [陳福今]:三、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依法保護文化遺産工作。抓緊修訂《文物保護法》,儘快制定出臺《博物館條例》、《大運河文化遺産保護條例》,重視並制定古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古蜀道等專項保護和管理條例。對已經頒布實施的《非物質遺産法》等法律法規,要加強執法監督,確保落實。推動文化遺産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儘快走上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軌道。[09:18]

  [陳福今]:四、合理利用文化遺産,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産業、旅遊業發展。一要深入發掘文化遺産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在科學保護的前提下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和利用,使之成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中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二要營造健康的文化産業和旅遊業發展氛圍,防止過度開發文化遺産,尊重歷史事實,少些“演義”,少些“戲説”,爭取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三要保真打假,加大執法力度,反對製造假古董,在鑒賞、評選、收藏活動中不給贗品以立足之地。[09:19]

  [陳福今]:五、重視做好申報世界遺産工作。申報世界遺産是“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重要渠道。堅決防止重申報、輕管理的傾向。有一處景區,剛剛列入《世界遺産名錄》,當地領導就提出:一要修建索道,二要景區整體上市。這樣急功近利,後果將不堪設想!杭州西湖申遺成功後,地方政府當即作出“文物不破壞”等“六個不”的承諾。這種負責任的態度得到國際國內的讚許。[09:20]

  [陳福今]:六、加強文化遺産專業人才的培養。整合高等教育資源和科研機構力量,在條件具備的高等院校增設有關專業,定向培養專門人才。相關部門也應加大行業人才培養力度,充實專業人才隊伍。我們支援建立中國文化遺産技術學院的建議,為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培養各類急需的專門人才。謝謝大家。[09:20]

  [鄭萬通]:請何志平委員發言。楊樺委員準備。[09:21]

  [香港特區政府原民政事務局局長 何志平]:各位委員,我發言的題目是《中國社會慈善事業發展的“五是五不是”》。[09:21]

  [何志平]:一個社會當中,公民對慈善事業的捐助,是民心向背的反映,也是歸屬感的象徵。《尚書》中治國名言,“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放至社會慈善事業,意味著做慈善的人首先要有仁愛之心和高尚品德,才可以妥善利用社會財富,為社會締造多種的發展資源,令需要幫助的人得到有效的幫助,令國家和諧、人民歡樂。[09:22]

  [何志平]:但發展社會慈善事業,根本目的不在於賺錢,也不能夠賺錢,更不是為政府省錢,而是透過大型的勸捐和捐獻活動,凝聚全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金錢之外,還有愛心,更有文化。儒家以仁義為本,民間組織自發承擔慈善救濟的事業與工作,是中國的傳統,也符合中國現代社會的需要。[09:22]

  [何志平]:近30年來,中國民間社會團體增長快速,國人的慈善意識相應提升。然而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徹底暴露出中國慈善事業的不足與誤區。我以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應遵循“五是”與“五不是”原則:[09:23]

  [何志平]:一、社會慈善事業是“救濟式福利”,不是“權利式保障”[09:23]

  [何志平]:“權利式保障”是一種基本人權,譬如糧食、房屋、教育、醫療等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基本生存要素,屬於每一個國家公民都有權利享受的社會福利保障,必須要由政府負責,是政府行為。“救濟式福利”是出於人的同情心與同理心,向政府未能夠照顧、而又迫切需要被施以援手的弱勢社群進行拯救,保證其基本生活得到滿足,需要民間團體協助處理,是社會民間行為。[09:24]

  [何志平]:二、社會慈善事業是“社會投資”,不是“賺錢生意”[09:24]

  [何志平]:社會慈善事業是以愛心為主,投入大量的民間金錢、人力、時間、空間、各種平臺和關係,以及社會上種種可調動的資源,幫助弱勢人群,照顧政府社會福利保障系統之下的“漏網之魚”,但絕不是以此為本,賺錢分利。過去很多慈善團體打著“慈善”旗號,利用善信大德的信任,將募集的資金放入自己口袋,或扣除大量的行政費用,變成“管錢的大吃大喝,沒錢的沒吃沒喝”。不但違背辱沒了捐贈者的良好願望和仁愛之心,屬不仁;而且侵吞撲滅了弱者的救濟與殘存的希望,屬大不義。[09:25]

  [何志平]:三、社會慈善事業是“配合”政府,不是“對立”政府[09:25]

  [何志平]:民間的社會慈善事業與政府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之間的關係,應是互補而非互斥。在西方,有很多非政府民間團體,採取與本國政府對抗性的政策,推行慈善事業,或打著慈善的旗號,做別有用心的工作。這些行為,完全不符合中國國情,有礙中國社會和諧發展。在中國實行的“低水準、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制度下,民間慈善力量是天然的可以對政府保障水準作出補充的力量,能夠有效彌補政府保障力量的不足,提高困難群體的生活品質,理應形成互補配合關係。[09:26]

  [何志平]:四、社會慈善事業是救濟“小眾”,不是平衡“大眾”[09:26]

  [何志平]:慈善事業是福利而非權利。權利是人人都能夠享有的,而福利是有需要的人才可獲得的。在國家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社會安全系統以外,政府未能顧及週全的範疇下,部分人士沒有得到政策的恩惠,就需要通過慈善事業來彌補政策的不足。因此,慈善事業的受眾對象,是政府政策未能覆蓋的小眾弱勢之群,而非大眾社群。倘若是大眾集體需要的,那應是政府出面協調供應,最終變成全民的社會福利保障的政府行為。[09:27]

  [何志平]:五、社會慈善事業是“陽光操作”,不是“黑箱作業”[09:27]

  [何志平]:做慈善事業最重要的是公信力,用錢不當是當前中國社會慈善事業最大的敵人。想做好事的人很多,但大多擔心自己的錢能不能真正幫助到他人。一旦發現錢被挪用買了高級轎車、蓋豪華辦公樓、在高檔酒店請客吃飯,甚至被貪污,從善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因此,社會慈善事業必須“透明化”,在“陽光”下運作,公開慈善款物的收支情況,包括善款籌集、管理、使用等資訊,自覺接受監督,才能提升公信力,使大家敢於慷慨解囊。[09:28]

  [何志平]:當務之急,是重塑中國社會慈善事業的公信力,推進社會慈善事業的全面發展,使之與國家社會保障計劃相配合。謝謝大家。[09:29]

  [鄭萬通]:請楊樺委員發言。王興東委員準備。[09:29]

分享到:
編輯:焦源源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