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應考慮從制度層面探索推進網路參政

時間:2012-03-06 14:58  來源:紅網

  微博參政,已成為“兩會”的一大熱點。網站甚至專門推出代表委員們的微博排行榜,比拼誰的人氣最高,影響力最大。

  “兩會”熱了,“兩會微博”火了。因為“這已經是一個全民議政的時代”。開放的社會形態以及多元的網路時代,讓全民議政成為常態。對於國計民生,誰都可以“評頭論足”,乃至“説三道四”。噴薄的議政慾望、興奮的表達慾望,從微博的迅猛興起可見一斑,從“兩會微博”的炙手可熱可以洞察。

  不過,作為民眾,最大的期盼仍然是民意能夠直抵人民大會堂,直達中南海。對此,我們寄望于代表委員們能夠把“捎個信”、“帶個話”的職責擔當好。但問題是,限于體制機制和工作方式上缺陷,困于代表委員激勵約束機制的缺失,部分代表委員在履職盡責上稍遜風騷,這遠遠比不上其在事業上的佔盡風光。於是乎,在“兩會”的舞臺上,部分代表委員所展現的招式頗有些不盡人意,捎上去的話有失水準,屢屢遭人詬病,被公眾拍磚甚至唾之。顯然,問題主要出在,其站位不準,有意無意之間疏遠了民眾,特別是日常所作功課相當不夠,體察民情、聽取民聲、徵詢民意極不到位,導致“代表人民”成效不佳。

  在資訊化、網路化時代,包括微博在內的網路形態,為代表委員們聽取民意創設了迅捷而便利的渠道。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代表委員非專職的“精力瓶頸”,適度減輕了“捎話”這個活兒的“勞動量”。在這方面,我們不乏借網路傾聽民聲的好典型,比如知名博主、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比如知名議政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將部落格、微博等用活用足,也用出了成效,每提出一項建議均體現出不同尋常的分量與價值。而事實上,我們也不乏視網路為洪水猛獸者,一些地方在公開領導資訊時遮遮掩掩、縮手縮腳、畏首畏尾,哪領會到了善用網路的好處與裨益。

  期待著更多的代表委員能夠善用網路新媒介,借微博之類的網路平臺溝通民眾、上傳民意,推進“網路參政”。在這方面,筆者以為,還是應當考慮在制度化上予以創新與探索。代表委員微博聽政、網路議政可以考慮形成制度、實現常態,不僅限于“兩會”召開期間,而且要求代表委員們將這些功課做在平時,做得更徹底、更深入、更細緻。如此,也能倒逼代表委員們盡職盡責,讓其代表的水準更高、參政議政的工作更加出彩。(鄭 鋒)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分享到:
編輯:李博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