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婦女參政比例有待進一步提高

2011年06月03日 22:08:42  來源:中國婦女報
字號:    

  時隔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修改後的婦女權益保障法首次開展執法檢查。

  3月下旬到4月上旬,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到天津、陜西、山東、安徽、廣西、吉林等6個省(區、市)開展婦女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並於4月下旬在天津召開座談會,北京、山西、內蒙古、黑龍江、湖南、廣東、甘肅、新疆等8個省(區、市)人大常委會介紹了自查的情況。記者隨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婦女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組赴山東採訪。

  根據在山東省的實地檢查及其他13個省(區、市)的書面彙報材料,可以大致勾勒出目前我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在執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本報(中國婦女報)將推出三篇全國人大常委會婦女權益保障法執法檢查報告,分別聚焦于婦女政治權益、勞動權益和農村婦女土地權益。

  婦女參與國家和社會事務的管理和決策水準被列入此次執法檢查的首個重點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實地檢查和地方人大的自查情況顯示,在婦女參政方面,雖然我國採取了積極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於歷史、文化和社會等多種原因,仍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女性參政水準尤其是農村婦女進村“兩委”比例偏低

  2008年換屆後,山東省各級人大女代表比例為22.9%;十屆省政協委員中女委員、女常委比例分別為21.7%和18.9%;省九次黨代會女代表比例達18.3%。“婦女參政水準有待於進一步提高。”山東省副省長李兆前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檢查組彙報有關情況時説,山東省婦女參政人數和比例雖然略呈上升趨勢,但與女性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以及她們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還不相適應。省、市兩級人大女代表比例偏低;農村婦女民主參與程度不夠,村委會中女性成員僅佔11.4%。此外,山東省女幹部總量偏少,擔任中高級職務和正職的女幹部比例相對較低,女幹部自身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婦女參政比例偏低,女幹部配備不均衡,副職多、正職少,虛職多、實職少,低層次多、高層次少等問題在多個省(區、市)的彙報材料中都有突出反映。此外,農村基層婦女參政比例較低的問題也被重點提及。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村民委員會中女性成員佔21.7%。婦女參政議政總體水準處於全國領先的北京,2010年其村委會中女委員只佔20.2%,村委會主任中女性佔4%,村黨組織委員中女性佔19.9%,擔任書記的女性佔6%;2008年底山西省村“兩委”中的女性成員僅佔成員總數的7.7%;廣東省2008年村民委員會中女性成員佔17.56%,村黨支部委員中女性佔15.97%;截至2008年底,甘肅省村委會成員中女性佔14.84%;陜西省2008年女性在村“兩委”中擔任正職的比例為2.2%,女副書記、副主任和女委員26386名,佔總數的15.7%;安徽省仍有1/3的村委會沒有女委員,女主任的比例只佔6.9%;吉林有12.5%的村委會沒有女委員。

  也有一些省份農村婦女進“兩委”的比例高於全國平均水準。如黑龍江省2008年村“兩委”換屆選舉中,各地普遍規定村“兩委”班子至少應有一名女性,截至2009年底,全省建制村村委會委員中女性5197名,佔25.9%,村黨組織委員中女性3564名,佔9.3%。天津市有關部門制定了基層農村婦女參政政策措施,為農村婦女參與村委會選舉,提高當選比例提供制度保證。2009年經過換屆選舉,村“兩委”班子女性配備率已達到了98.8%。

  吉林省政府在貫徹落實婦女權益保障法的書面材料中表示,在村“兩委”中,女主任和女委員比例過小,不利於反映婦女群體的意見,也不利於婦女群體利益的保護。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