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北京將全球採購PM2.5監測設備 月底或公佈新標準

時間:2012-01-09 08:38  來源:新京報

  北京目前的大氣顆粒物監測設備均從美國、法國和義大利進口。

  昨日,市環保局國際合作處處長明登歷表示,目前國內沒有顆粒物監測設備的生産能力,待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出臺之後,市環保局將開始進行財政申請,全球招標PM2.5監測設備,年內逐步完成採購。

  市環保局近日表示,等到國家新標準和相關監測規範發佈後,將按照監測規範,利用現有儀器設備先在6個監測子站開展PM2.5監測,同時發佈實時數據,並根據監測設備採購、調試工作進展,逐步增加PM2.5監測子站。據悉,國家環保部可能在本月底前公佈環境空氣品質新標準。

  據明登歷介紹,目前北京27個環境空氣子站的大氣污染物監測設備,無論是粗細顆粒物還是其他污染物,其設備均購買自美國和法國。此外,一些流動子站的監測設備是奧運前夕與義大利政府合作時所得,我國目前還沒有生産監測設備的能力。

  ■ 對話

  “北京監測技術已達國際一流水準”

  市環保局國際合作處處長表示,國際專家完全認可市環保局監測能力

  新京報:市環保局在大氣顆粒物監測方面的國際合作多嗎?

  明登歷:我們跟美國環保署、法國巴黎大區空氣品質監測中心及義大利、瑞士、瑞典都有著十多年的合作。業務上,國際專家對市環保局的監測能力是完全認可的,認為我們的實驗室和監測技術完全可以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新京報:我國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是否推出較晚?

  明登歷:發達國家一般是先治理煤煙型污染,基本解決後再進入防止工業污染造成的空氣污染,再治理由汽車等造成的PM2.5和臭氧污染。但北京目前燃煤污染、工業污染、機動車污染和揚塵污染幾乎同時顯現出來。美國第一個空氣品質法案1963年就推出了,我覺得北京現在的污染物濃度水準跟美國上世紀80年代初情況差不多。美國環保署修改空氣品質標準更為頻繁,1971年首次制訂後不斷修訂。1997年加上了PM2.5,2006年又修改了一次,縮緊了濃度值,現在是日均35毫克/立方米,年均15毫克/立方米。

  新京報:美國空氣品質標準實施上和我國有什麼區別?

  明登歷:新的標準出來後,美國各州就會自己申請一個開始實施的日期,環保署要求它在五年內達標,達不了標的要寫報告説明為什麼不能達標,再申請延後五年。即使過了十多年,現在美國有的地方還是沒能達標。 (記者 金煜)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