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精神”正式發佈:愛國 創新 包容 厚德

2011年11月03日 14:16:03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昨天,50名文明交通引導員代表放歌發佈會現場。史春陽 攝

  北京市政府昨天向社會發佈“北京精神”表述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正式成為“北京精神”表述語。短短8個字,高度濃縮著北京市民對這個城市忠誠的熱愛。

  市委書記劉淇在踐行北京精神發佈會上號召,全市各區縣、各部門、各單位以及每一位市民都要認真踐行、大力弘揚“北京精神”,以“北京精神”來引領首都的建設和發展,凝聚推動首都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強大力量。

  “北京精神”表述語歷時18個月的醞釀,由290余萬首都市民踴躍參與投票選出。在反覆研討推敲以及集中民智、匯聚民意過程中,北京人對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形成強烈共識。

  其中,“愛國”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創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徵,“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質。

  昨天,受市政府之邀,8位北京市民代表共同發佈了“北京精神”表述語。他們是:奧運冠軍鄧亞萍、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會長薛天利、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副政委孫茂芳、總政歌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戴玉強、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房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厲莉、朝陽區八里莊街道社區保潔員李高峰、中關村一小學生馮悅平。在《北京歡迎你》的激昂旋律中,8位市民代表共同推動拉桿式啟動臺,當“愛國、創新、包容、厚德”8個字躍然出現在大螢幕上時,全場掌聲一片。

  專家表示,“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充分體現了城市精神與核心價值的相互協調、城市共性與北京個性的相互相容、歷史底蘊與未來取向的相互統一、城市特色與市民氣質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必將為推動首都科學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指引全市人民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加快建設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文化中心,努力把北京建設成文明、和諧、宜居的首善之區。

  北京精神是這樣煉成的

  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很多國際大都市都有城市精神的表述語。為增強北京城市的凝聚力和影響力,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

  去年5月以來,市委宣傳部會同市社科院等有關部門邀請來自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學、歷史、文學、城市建設管理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先後召開了7次研討會,對提煉培育北京精神的時機、必要性和方法途徑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從歷史文化底蘊、城市功能定位、國際化視野等角度對北京精神的內涵與外延進行了詮釋,提出了30多條北京精神初步表述語。

  隨後,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又通過會議和書面形式反覆徵求各區縣、各系統意見,進一步豐富了表述語內容,之後又組織專家學者對候選表述語進行認真梳理、推敲、修改,最後才確定5條候選表述語:“愛國、創新、包容、厚德”、“正大、包容、和諧、日新”、“納百川、凝千載、踐行首善”、“繼古開今、尚德求新”、“包容與夢想”。

  9月16日,北京精神表述語公開徵集。“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領導小組的電話迅速成了熱線,“每天接電話接到燙手”。數字顯示了市民對北京精神的關注是如此強烈:短短10天,參與投票達到2929709人!

  為了能夠親自表達自己的意見,淩晨4點多,67歲的郭大爺就從平谷趕往北京市區,8點鐘就來到了“北京精神”提煉培育工作領導小組,投上屬於自己的一票。“送過來一趟妥當,這下就踏實了!”像郭大爺這樣的市民平均每天都有十幾位,很多老年人怕截止日期前自己的選票郵寄不到,所以寧願奔波也要親自跑來遞交選票。

  在八達嶺長城上、在北京96中學的主題班會上、在和平裏醫院的座談會上、在豐台區駐區部隊的暢談會上、在幹部群眾研討會上、在非公企業座談會上……人們討論著北京精神,為北京精神投下自己鄭重的一票。

  10天,參與投票市民達到2929709人,其中59.97%、1756938票投給了“愛國、創新、包容、厚德”。

  最終,按照市民投票情況和專家意見,以及向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協委員徵集意見後,北京精神表述語被確定為“愛國、創新、包容、厚德”。(崔紅)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