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正式揭曉

2011年10月20日 15:45:1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結果于10月20日揭曉。來自全國報社、通訊社、電臺、電視臺和新聞網站的287件作品榮獲中國新聞獎,其中特別獎2件,一等獎41件(含9個新聞名專欄),二等獎89件,三等獎155件。

  中央新聞主管部門、相關協會負責人,新聞單位編輯記者代表,各地記協主席或主席委託的副主席和新聞教研機構專家學者等88位代表組成的評委會,從全黨全國工作大局和新聞界實際出發,牢牢把握評選導向,嚴格堅持評選標準和程式,評選出的獲獎作品反映了全國新聞戰線2010年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重點展示了全國新聞戰線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精心組織策劃,在上海世博會、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抗擊玉樹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重大宣傳報道中取得的輝煌業績,體現了新聞戰線深化“三項學習教育”活動,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豐碩成果。

  榮獲本屆中國新聞獎的人民日報評論《決定現代化命運的重大抉擇——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準確體現中央精神,為統一思想、深化認識、推動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新華社通訊《堅定沉著戰狂瀾——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紀實》,從黨中央沉著果斷決策、深入調查研究、心繫民生疾苦、推動國際合作、著眼長遠發展等方面全景再現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力挽狂瀾、應對危機的不平凡歷程;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的系列報道《上海世博會紀略》,追記“成功、精彩、難忘”的世博會盛況,充分肯定科學發展引領的辦博方向,深刻總結成功經驗,高度概括內涵廣博的世博精神;中央電視臺的直播《王家嶺礦透水事故救援報道》,在事故救援進程中率先啟動報道,全程直播了115名被困工人救援升井實況,實現了電視報道在突發事件中的重大突破;人民網的專題《“嫦娥二號”探月全景報道》,採取現場報道、嘉賓訪談、背景資料、互動體驗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展現探月進展和成果;中國青年報的新聞專欄《今日出擊》,追尋事實真相,較好地發揮了輿論監督作用;新華社的國際傳播作品《從“芭比”到“蘋果”:籠罩在數據迷霧下的“中國製造”》,説服力、感染力、可讀性強,外宣效果顯著。

  為激勵新聞工作者為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貢獻聰明才智,本屆中國新聞獎在上屆進行探索性評選的基礎上,正式增設了國際傳播獎項,明確國際傳播作品評選辦法,在評委會中設立國際傳播評選小組,共評選出中國新聞獎國際傳播獎項獲獎作品36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